西汉末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不仅为厚重的中华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名寺古刹。不过由于历史的变迁,自然与人为的因素,使得许多古寺名刹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能留存下来的也是屈指可数,江苏无锡惠山寺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当翻开厚重的历史,如惠山寺这般命运多舛的也实属罕见。
2024年1月拍摄于江苏无锡。
千年古寺“惠山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惠山古镇景区内。它的名声也早已随惠山下一墙之隔的“天下第二泉”的美名而誉满天下。早在唐朝时惠山寺已经香火鼎盛,僧舍达一千多间。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都曾在惠山寺停留。康熙、乾隆每次南巡也必到惠山寺。其曾经的辉煌可见一斑。
来无锡旅游,惠山古镇是必到的景点。走进景区,沿主街一路往南,就能到达惠山寺。走入寺内,一棵棵枝繁叶茂的高大古树,一块块磨得蹭亮的石板,一件件沧桑的文物古迹,都在述说着这座千年古寺曾经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南朝刘宋司徒右长史湛挺归隐历山,建立“历山草堂”,历山就是惠山的前身。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湛挺后人舍宅为寺,成为佛教场所,僧人将此改名“华山精舍”。
梁大同三年(537年),“华山精舍”新建“大同殿”,改号“法云禅院”。唐朝会昌三年(843年)寺庙被毁。唐朝大中六年(852年)寺庙重建,并改名“惠山寺”。唐乾符三年(876年)建陀罗尼经幢,此时寺院香火旺盛,僧舍一千余间。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宋高宗赵构又把寺院赐给信安郡王孟忠厚。孟忠厚邀请法皞大师住持,收徒数百余名,疏泉筑堂,经十年努力,大屋穹墉,又扩修泉亭,复一山之胜。此后惠山寺兴旺达四十余年。
元朝至正元年(1341年),惠山寺又被毁,后再次重修。元朝末年(1367年),庙寺再次毁于大火。明洪武初年(1368年),高僧普真重建惠山寺,并对寺院进行修缮。
明永乐五年(1407年)僧人怀祖再次重建寺院。然而在明朝正统十年(1445年)惠山寺又遭火劫。时任江南巡抚周忱、无锡知县项伾重建寺庙。
万历三年(1575年)惠山寺又被火烧毁。后由时任湖广提学副使邹迪光出资修复并增饰旧貌。万历十五年(1587年)新殿建成。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一名叫唐裕的纨柧子弟,挟烟花女子到此春游,燃放烟花,烟火飞上殿脊,殿被焚毁。次年吴申锡捐千金重建,他儿子澄时又建造了禅堂和不二法门。明末农民起义及清朝战乱,惠山寺逐渐败落。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路过无锡,临惠山品泉,礼佛于殿。次年,无锡人周宏词借皇帝此次驾临造势,出资对惠山寺进行大修,惠山寺又进入一个兴盛期。其后康熙皇帝5次南巡都到惠山寺。
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6年),乾隆皇帝六次来到惠山,还特地为“惠山寺”题额。清朝咸丰至同治年间,李鸿章的淮湘军曾与太平军在江南一带激战,惠山的寺院又毁于战火,仅存寺门匾额。
抗日战争期间,惠山寺又遭日寇飞机轰炸,面目全非。1950年后,无锡佛教协会从各寺院收集大量珍贵的宋代经板和经书,洋洋大观,集中于惠山寺不二法门内存放。后因特殊时期的浩劫,佛像、经板全毁,僧人改行,宗教活动停止。直到2004年4月,千年古刹惠山寺再降法雨香花,敲响象征中兴的洪亮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