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牛肋骨刻辞
cultural relic
最早的“甲骨文”
文字的出现常常被认为是文明出现的要素之一。1953 年4月中旬,在郑州市二里冈西北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建设工地,河南省文管会张建中先生在考古发掘坑旁边被翻动的灰层中采集到这一段牛肋骨刻辞。这件带多个字的牛肋骨,是安阳殷墟外首次发现的商代刻辞,是惟一的早商甲骨文存在的物证。刻辞两端残失,残长约7.3、宽3.8、厚0.3厘米。在凸起的骨面上存有刻道纤细的文字。
习刻字骨
(在牛肋骨上刻着练习契刻卜辞)
存
古
韵
在之谜
cultural
relic
53年4月下旬,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先生将这段刻辞带到北京,交陈梦家先生研究。陈梦家先生热爱甲骨文,他对甲骨文、殷周铜器铭文、汉简和古代文献的综合研究方面卓有贡献。这片刻辞今不知收藏于何处,但这块刻辞的存在是确定的,刻辞采集者张建中、现场发掘者裴明相、最早报道者赵全嘏、将刻辞带到北京者夏鼐、最早研究者陈梦家等先生曾亲眼目睹过这段刻辞。且发现刻辞之后,当地考古工作者对其完成了文字、照片、绘图、拓片等资料记录工作,为日后研究留下十分难得的参考依据。因刻辞字形纤细,且肋骨上有裂纹,又受限于当时拍摄条件限制,照片不完全清晰。
习刻字骨照片
释
古
韵
义
cultural
relic
关于这片牛肋骨上的文字内容,很多学者进行过释读,总体认为,共11个字,内容可能是记录了一次祭祀活动,并在七月乙丑日贞问祭祀结果的事情。中国国家博物馆李维明博士首次注意到“乇”字,认为该字应是殷墟卜辞 “亳” 字较早的写法,“乇”字的发现及其释读,成为“郑亳说”的直接证据,从而为“郑亳说”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证据。
(本文引用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维明博士《“乇”辨》、《郑州出土商代牛肋骨刻辞分析》的内容)
策划:区委宣传部思想道德建设科 区文物局
中共管城回族区委宣传部
编辑 丨王璐
来源 丨徐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