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双十一”购物节正在火热进行中。各大电商平台为吸引消费者下单,推出优惠券、满减、预售付定金等各类促销手段。有些人经历一番烧脑凑单操作后,买到了称心如意的商品,但也有不少人踩了坑,遭遇了网购纠纷。
商家价格“先涨再降”算欺诈吗?消费者付完定金后悔了怎么办?商家虚假宣传、实物货不对板,该如何维权?
网购珍珠项链货不对板
法院认定商家构成欺诈
如果网购收到的商品和下单购买的商品不一致,该怎么办?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了一起网购纠纷案件。
最终,法院判决原告向被告退还涉案商品,被告向原告退还货款17999.92元,三倍赔偿53999.76元,同时赔偿原告合理开支363.67元。一审判决作出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目前,该案判决已生效。
法官提醒:“双十一”遇到这些情形可维权
在网购中遇到各类纠纷该如何处理,记者也采访了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进行详细解读。
预售时付完定金后悔了,定金还能退还吗?
近年来,“定金+尾款”的预售模式成为网购促销的惯常做法。如果消费者付完定金后悔了,或者错过了付尾款的时间,定金还能退还吗?
如果在消费者支付了定金后商家违约,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双倍返还定金。
如果是平台原因,比如系统故障导致消费者在规定时间内无法支付尾款,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和商家及平台反映情况进行协商,也可以要求返还定金。
商家“先涨价再降价”是否涉嫌欺诈?
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价格本就有一定合理的波动范围,因此先涨价后降价的行为要具体区分。
如果商家为了营造降价销售的假象,故意去编造商品的原价折扣等信息,诱导消费者购买,就可能涉嫌价格欺诈。
如果只是在市场交易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价格波动,商家没有欺诈的故意,这种情况一般不构成价格欺诈。如构成欺诈,消费者可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向商家主张退一赔三。
7天无理由退换货,要注意哪些特殊情形?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王娇 刘戍梅
审稿|侯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