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珩:想要做一名好老师,得跟鲁迅先生好好学习

文摘   2024-11-09 23:50   云南  

跟鲁迅先生学做老师

——读鲁迅先生作品及刘小川的《鲁迅传》有感

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大屋基小学 王开珩


最早读到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是《祝福》,那时候大约八九岁的样子,还没有正式进入学校读书,只是略微认识一些字罢了。隐约记得那是从大姐高考之后带回家堆放在楼板上的一堆书里翻出来的一个故事。记不得书名叫什么了,但记得那本书是那堆书里我唯一能一整段一整段地读完的书。那时候识字不多,书里的内容大都读不懂,唯有《祝福》给我留下了印象。那时候也还不明白“祝福”的意思,就是拼拼凑凑连估带猜的读,连囫囵吞枣和一知半解都说不上,但是,却仿佛在字里行间看见了祥林嫂凄苦的样子。那时候更不知道鲁迅,也不懂得什么时代和人物命运等,只好奇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悲惨的人。读完后居然发现祥林嫂的悲惨就在于她把自己的遭遇说给别人听了,并且说了一遍又一遍。于是小小的我总结出一个结论:凡是自己受到了伤害,只能自己收藏,说跟别人听没用,说不定还会更伤害自己。这就是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给我的第一个教育意义,至今我依然觉得如此。不是吗?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与人言者并无二三。

后来读书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师范,借助教材逐渐的就接触了更多的鲁迅先生的作品。鲁迅先生心中装着真理,有坚定的奋斗方向,他追求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他同情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他是爱人者,是看见人受苦心会疼的那种人。他不谄媚权贵,不向恶势力低头,骨子里都是正气,下笔就是对正义的呐喊,他一生都在践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品质。他用生命来写文章,他一生写了很多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主席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无疑,鲁迅先生是我心中崇拜的最亮的一颗星,工作之余只要遇到鲁迅先生的作品我是一定要读的。但是,至今也读得半懂不懂的。

2024年的秋季学期开学之前,我拿起六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开始备课,发现本册教材第八单元主题为“走进鲁迅”,我心里既高兴又有几分发憷。高兴的是我可以跟学生一起品读鲁迅先生高尚的人格,发憷的是我怕讲不好鲁迅先生的文章以及先生的故事。在语文教学领域中有三怕之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是真的,品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对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鲁迅先生的文章难读,难懂,更难教。不过,既然面对,是一定要学习的。于是我拿起鲁迅先生的文章再次读起来。鲁迅先生已经远去了好多年了,可是他的正义凌然的精神品质跃然于文字里,依然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熠熠生辉。除了读鲁迅先生本人的作品,我觉得我还应该读一读别人眼中的鲁迅先生才行,于是我阅读了作家刘小川的《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这一读,我首先被鲁迅先生的好老师形象所折服。他先后担任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化学及生理学教员、绍兴府中学堂学监、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校长、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北京教育部部员、教育部佥事、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人兼教务主任等。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后主要的职业就是当作家,然后抽空给学生们演讲,从未想过他会是一位老师,而且还是一位相当受人尊重、受学生喜欢、受大众认可的老师。

在《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中有这样两个片段:“鲁迅上课时,礼堂里黑压压一片,连窗台上都坐着学生,窗外的树上也“挂”着学生。他的幽默妙语连珠,台下捧腹大笑,他只微微一笑,略微停顿之后又开始讲......”“1923年,鲁迅在北京女师大当教授,他上下一身黑,衣衫、皮鞋上都有大大小小的补丁,小姐们哗然,一个个掩嘴娇笑,可是台上一开讲,台下就清风雅静了......”

“挂”在树上也想听课,这课是有何等吸引力?这“微微一笑”又是何等的胸有成竹?小姐们的“哗笑”、“掩嘴娇笑”与“清风雅静”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不是教师人格魅力与智慧相结合的天花板级课堂吗?

当老师最成功的标志就是能创造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课堂,鲁迅先生做到了。禁不住让人想:他是如何修炼出来的呢?作为老师我又该做些什么呢?在阅读完鲁迅先生的部分作品以及刘小川的《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后,我觉得作为老师自我修炼也好,引导学生也好,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生活与学习

都说学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为什么不说学习的内容在很多时候就是自己或者前人生活实际的再现、继续和创新呢?

鲁迅先生从小就好学,并且表现出强大的学习能力,这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影响是分不开的。他的祖母会讲故事,古老的传说,只要经过她的叙述,就变得非常生动;他的母亲读过私塾,自学不倦,爱看小说,爱听戏;他的保姆长妈妈虽然不会识字,但是却会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故事是带着体温和气息的,是有生命力的。比如长妈妈给他一本《山海经》,他就一头扎进去,横竖看不够,于是就动笔画,蒙着画,照着画不过瘾了,就想着画。从小生活在故事里,思想在故事里熏陶,智慧在故事里营养起来并逐渐丰富,这便是一个孩子成长该有的样子。

鲁迅先生小时候的生活是天真烂漫的,他家后院的百草园便是他的乐园。树叶里长啸的鸣蝉,伏在菜花上肥胖的黄蜂,泥墙里低唱的油蛉,断砖里的蜈蚣,后窍会喷烟雾的斑蝥让他的童年丰富多彩。还有那与木莲藤缠绕在一起的何首乌,引领着他在玩耍的过程中一直探奇探险,这就难怪他会向严肃的寿镜吾老先生问出“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这样的问题。在三味书屋读书,可以去书屋的后院玩耍,可以爬上花坛去摘腊梅,可以在桂花树上寻蝉蜕,可以捉苍蝇喂蚂蚁,他在与同学与先生的互动里显现出他的顽皮,蓄养着他的智慧。

浸润着故事成长,生长接地气,趣味无穷,是鲁迅先生童年的模样。是今天的孩子羡慕的样子!从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中,我们看到家庭教育、童年阅读、生活环境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未来智力的发展。作为老师调节好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非常有必要。比如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领域,引导孩子回归自然,认识自然,在自然实践中学习,在实际生活中触摸生命的美好,探索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等,这样的学习才会有依托,才会有价值,才会更充满吸引力。

二、规矩与信仰

在品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时总觉得鲁迅先生一身都是反骨,有时候甚至令人拍案叫绝。细细读来,并不是他反了,而是那个时代首先反了,时代的能量负了,时代的人们完全走反了;他成了为数不多的正义的坚持、坚守与坚定,成了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

鲁迅先生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正能量的。长妈妈不仅会给小鲁迅讲故事,还给鲁迅讲很多道理:人死了,不能说死了,要说“老掉了”;饭粒掉到地上,要捡起来吃,并不考虑周家的几代富裕;扫帚倒了要伸手扶;起床要理床;房间要干净;要学会缝缝补补;节俭的家风万万不能丢,丢了要败家;吃稀饭要搅,走滑路要跑;晒裤子的竹竿底下不能钻过去,诸如此类,民间规矩多得很。小孩子听长辈讲述故事,故事中就有规矩的萌芽。家不分贫富,首先要讲规矩。鲁迅先生自小就讲规矩,三味书屋里老先生的那条戒尺虽然不常用,但那是明摆着的规矩,是有威慑力的;他给自己制作了一款书签,上面写着“读书三道:心到、眼到、口到。”那是他在建立自己的规矩。他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极其贫困,衣裳裤子单薄,只能靠吃辣椒御寒,是边吃辣椒边读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那是把规矩放在了心里。到后来在仙台学习时学习条件依旧艰苦,但他依然能考高分,那是他依规变得自律,坚信努力了就能成功,就能治病救人救国。尽管他很努力想要成为一名救死护伤的医生,但是,当他通过影片等洞悉了国人的麻木,他瞬间决断:弃医从文。许寿裳劝他说:“你学医不是学得好好的吗?为何放弃?”他说:“中国的呆子,岂是医学说能治?”那是他骨子里爱家爱国爱一切生灵的正义爆发了。他从小养成的规矩——善良、纯洁、正直、正义,与他继承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爱国,产生了碰撞,变成了心中坚定的信仰——愿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所以当他发现国人的思想才应该得到医治时,毫不犹豫就放弃了医学,他想从拯救民众的思想开始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

我们现在的教育强调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真正的起跑线是什么?我觉得不是奥数,也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校外培训,而是自小就该练就的规矩,成就人一生的好习惯,和促使人健康向上发展的根本。

三、博学与仁爱

鲁迅先生一生都在勤奋学习。从进屋三味书屋学习开始,他就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在日本留学学医期间,他对西方医学有浓厚的兴趣,各科成绩都很好。他对地质学、生物学也有浓厚兴趣,他一直文理兼修。弃医从文后他的大脑几乎昼夜不停地运转,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演讲。他在精通了日语之后,又学习俄语、德语,如饥似渴地阅读俄国、德国的文学和哲学经典。“他渴望去德国留学。他拟购的德文书目多大一百二十七种......他读过托尔斯泰所有的日译本。文学养分嫌不够,他转向德意志哲学家尼采......”(摘自《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第35页)本就是学霸的鲁迅先生,学习起来还那么拼命,用学富五车、韦编三绝等来形容都显得单薄了。

更让人敬佩的是,这样一位博学多才的先生眼中盯着西方文化的养分,养的是中华精神之战士,蓄势待发。他反身打量中国的传统文化,瞄准中西方文化的落差,用自己的笔警醒每一个中国人。他渴望中国青年的觉醒。于是像呵护即将出土的胚芽那样去呵护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青年。在那个极端黑暗的社会,像鲁迅先生这样既有学识又有威望的人物,高官厚禄触手可及,可是鲁迅先生是个另类。《鲁迅传——于无声处听惊雷》是这样写的:“1912年的春天,鲁迅离开了故乡绍兴......8月,他升为教育部的佥事,兼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是个高级干部了,月薪丰厚,权力亦大。于是,找他的人多起来,每日排着队,到他的办公室或会馆小屋。如果他愿意在官场中谋个前程编织关系网、搭建利益平台的话,这是个好机会。可是对鲁迅这样的人来说,有些机会根本就不是机会......他看不见这些机会......鲁迅的意识之所向,乃是时代。多年来他死死地盯住人,盯住个体不放,所以,他所看见的那个时代,跟他的同时代人看见的有巨大的差异......鲁迅实在不喜欢形形色色的来访者。事实上,那些人怀揣各种名利念头,他要么在脑子里一晃而过,要么视若无睹。......他做教育部的高级干部,跟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欣赏有关。”

正如文中所说,鲁迅先生不屑于高官厚禄,不愿与权贵结交,他的眼中“死死地盯住人”。他对那个时代的阿Q们、孔乙己们,对鸭子般伸长颈项的可怜的看客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探究国民性由来已久,《呐喊》中,他要“救救孩子”,免得他们长大以后,“昏天黑地的在社会上转。”鲁迅的日常生活是平民化的。正如他得诗写的那样“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事必躬亲,连寄给朋友的书都包得整整齐齐,棱角像刀切过。青年给他的稿件,几万字的,几十万字的,他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着。字迹太潦草,也使他生气。生完了气还是埋头细看。多年来他累,从来不说累;写给各地青年的信,多达三千五百封。萧红和萧军流亡到关内,斗胆给他写信,他亲切地回复。后来二人从青岛坐游轮到上海拜见他,临别时,他交给萧军一个信封,里面是二十块钱......

鲁迅关心着他身边的每一个青年,每听闻当政军阀屠杀进步青年他都会非常难过。学生遇难,朋友不幸,鲁迅先生都会生病。他听到瞿秋白被捕的消息,多方营救,一日数惊。瞿秋白从容就义后,鲁迅先生病倒了......

鲁迅先生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就远了,但是重新读起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及有关鲁迅先生的故事时,他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辉。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我从鲁迅先生的成长以及他对教育的执着,对青年人的教育观念上受到启发。

实际上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生活是宽广的,教育就不是狭隘的。生活是复杂多变的,教育就不是单纯的和一成不变的。生活是怎样,教育就是怎样。教育本身就反映出生活的样态。

想要做一名好老师,得跟鲁迅先生好好学习。





文:王开珩
编辑:胡蝶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抖音官方号:扎西微时空(wsk009)
投稿邮箱:zxwsk01@126.com
查看更多信息请上扎西微时空APP
各大手机应用商城搜索扎西微时空即可下载

扎西红白喜事
探索创建热心爱心真心交流平台 力求打造公平公正公开帮忙实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