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观察室|拼搏奋进 持之以恒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摘   2025-02-08 12:07   四川  



拼经济,方向在哪儿?搞建设,目标是啥?


国家赋予成都“三中心一基地”的核心功能,省委对成都提出“五个聚焦”“五个新篇章”重要要求,为成都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和目标任务。


2024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11.3亿元,同比增长5.7%。蛇年第一个工作日,成都以“干”字当头,以“实”字为要,释放出“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未来”的重要信号。


不负使命,实干争先,成都正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做强产业园区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和全省大局贡献更多成都力量。


摄影 林漫



抓营商环境


擦亮“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服务品牌


经过彭州市对接联系,成都鑫众达科技有限公司每月减少天然气费用支出1万多元,一年最少10多万元。公司董事长左健称,“这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通过天府街道牵线搭桥,成都市闪送易购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的“智控疫苗接种站”投入使用。公司产研总监张杨表示,“这为我们搭起了展示‘样板间’,此后接到了不少订单。”

亟需拓市场、降成本、优场景、搭平台,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去年9月起,成都全面铺开“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到一线去”了解问题,“立说立行”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走访服务企业7.89万户,线上线下联动收集问题和诉求建议2.59万个,办理2.58万个,办结率达99.5%。



至于解决问题的速度能有多快,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波称之为“毫秒级”。在成都政企交流微信群表达了自己对民企发展的建议后不到半小时,邓波就收到了市国资委领导的对接电话。


设置政企微信群,是成都能“秒回”的关键。群里,不仅有企业负责人,还有成都市级主要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等。在玉湖冷链副总裁、成都公司董事长王骏看来,扁平化带来高效率。


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还设置了专门的工作机构——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每周都会有10场左右的资源对接活动在这里举行,“民企会客厅”长期扎根于此,并保持“一周见两次”的频率。截至1月24日,中心累计开展27期“民企会客厅”活动,覆盖近600家企业,“小切口”聚焦540家企业483件诉求,均已协调解决。成都“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品牌持续擦亮,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提升。


抓产业园区


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


“在涉税业务方面,我们经常需要到现场咨询,从办公地点到办税大厅有20多分钟车程。”四川长宏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会计周强荣说,如今,这20多分钟都省了。


邛崃市针对不同园区特性分类向园区扩权赋能,在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功能区成立政务服务羊安分中心,邛崃市税务局入驻综合运营中心集中办公,并下沉11项高频赋权清单。


这只是成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中的一个缩影。


去年10月24日,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成都定下目标,将以园区优化强承载、产业集群提能级、科技创新促转化、扩权赋能增活力、尊商重商优环境“五大攻坚任务”,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四链深度融合、竞争能力突出、运行机制高效”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图片


约20天后,成都市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投入运营,专门为园区工作提供整体服务。


“中心已构建起‘1个总体方案+1套支持政策+5项攻坚行动’园区政策体系,推动各区(市)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兼任园区党工委第一书记,选优配强园区干部队伍,落实‘五大攻坚’相关具体任务。”市发改委现代产业处处长(园区发展服务部部长)张杰明表示。


如今,成都正通过重构“3个国家级+22个省级+N个市级”园区体系,实现园区之间地理边界不交叉、管理机构不重叠,使企业之间的关系从物理结合转变为化学融合,让产业园区从物流空间上的“壳”转型为产业有序生长的“培养皿”,以此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目前,国家级、省级产业集群分别达到12个、20个。



今年,成都将开展“揭榜挂帅”鼓励园区改革创新,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园区集成,力争建成千亿级园区14个、500亿级及以上园区26个。


抓改革创新


为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春节期间,一场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科技成果街头秀在成都高新区交子大道精彩上演。现场,一架沃飞长空自研的AE200成为全场焦点。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表示,这款成都造飞行汽车将在今年内开启载人飞行试验。


图片


科技提升生活品质,创新推动城市发展。


1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谋发展 启新篇》系列节目第三集中,重点呈现了成都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体制改革举措。在全国率先开展“先确权、后转化”改革、构建“科创通+科创岛”服务模式、实施“科创天府·智汇蓉城”对接行动……


在科创一线,科技成果在成都的本土转化率、及时性正持续提升。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深刻把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与“势”,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在这座城市形成共识。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明确,成都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期和全方位转型窗口期,全市上下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主动谋改革、聚力抓改革。


2月6日,锦江区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挂牌运行,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响应首发企业的一系列需求,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同一天,锦江区高成长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投入运营,为高成长企业提供招引培育等发展服务,率全省之先。1个月前,成都招商中心成立,这一创新探索指向统筹全市项目招引招商平台,为“立园满园”行动提供增量支撑……



当前,成都正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敏锐洞察新形势新变化,精准锁定关键要害和瓶颈难题,以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改革举措,释放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一幅成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得把公号加星标,否则可能看不到推送哦


推荐阅读




○ 《哪吒2》登顶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文创周边火爆,成都全线售罄

○ 成都这些地方可能下雪!多趟列车或将晚点、停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喆 蔡宇 
海报 严瑾
责编 郑涵
校对 周杨云
审核 郝燕萍
监制 张魁勇

成都日报
权威、深度、责任,有料、有趣、有见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1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