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潮澎湃 智“翼”飞翔 科技创新是武汉的底色

时事   2024-11-06 18:14   湖北  

大尺寸铌酸锂晶圆成功下线、无人驾驶车完成“长江第一跨”、超细玄武岩纤维国旗现身月球背面、无人机巡飞参与城市治理……“九省通衢”的武汉,今年以来在科技创新方面硕果累累。


作为我国中部地区唯一超大城市,武汉的“科创底色”从何而来?


  

光谷地标马蹄莲大楼。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供图


从“光芯屏端网”到无人机无人车 

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10月初,武汉网球公开赛的进行如火如荼,当民众们争相涌入赛场欣赏郑钦文等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时,在不被人注意的赛场上空,其实还有无人机正在默默守护着赛事的安全进行。


“我们依托于部署在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周边的10套无人机自动机库,和3组机动人员,积极配合城管、交管等部门,为赛事做了全方位的保障:一方面通过无人机对赛事场馆周边及街道的市容市貌、空气质量等进行监测,确保赛事期间城市环境的整洁有序;另一方面,针对周边重点路段、检票口等车流人流量大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和喊话,做好交通疏导和人群分流。升级观众的观赛体验,为赛事安全顺利举办全程护航。”普宙科技项目总监常雷说。


在武汉,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实际应用让人们直观感受到了“未来已来”。实际上,在无人机、无人驾驶等产业在武汉落地应用之前,这个城市早就以“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诠释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在光通信及网络领域,武汉建有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拥有光通信技术和网络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拥有华为武研所、光迅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高校院所,集聚了姜德生院士等大批光通信领域专家教授。


在激光领域,武汉拥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国家、省级创新平台。拥有华工激光、锐科光纤激光等一批龙头企业,集聚了一批激光领域专家教授。


在集成电路领域,武汉拥有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拥有华为海思、烽火通信、长江存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高校院所,集聚了刘胜院士等大批集成电路领域专家教授。


在新型显示领域,武汉获批新型显示器件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拥有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京东方、武汉大学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高校院所,集聚了一批新型显示领域专家教授。


在智能终端领域,武汉拥有湖北省小米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中心、武汉高德微机电与传感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拥有联想武汉基地、富士康、海康威视、小米、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重点企业和高校院所,集聚了尤政院士等一批电子器件领域专家教授。


可以发现,正是从“光芯屏端网”等支柱产业聚集的科技创新资源、人才资源,让武汉得以在“创新”的道路上保持动力,继续发展无人机、无人驾驶车等未来产业。


普宙科技无人机巡飞参与城市治理。
受访者供图


相关未来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如2022年以来,普宙科技与东湖高新区深度合作,共同建设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打造了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城市项目。在高新区范围内,将共部署无人机186架、自动机库128套,总规划航线超2000条,这将成为国内首个全区范围全覆盖、百余架无人机全自动巡飞的低空经济创新实践。这种模式解决了大量以往不易解决的城市管理难题,大大提高了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和效率。


从顶层设计上,2022年4月,武汉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明确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成为全球前沿科技的重要策源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中国脊梁,形成“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创新增长极等,提出2025年基本建成,2035年全面建成的建设目标。


常雷表示,武汉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次,武汉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尤其在低空经济领域,近年来,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等优势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低空经济产业基础,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企业,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


“作为一家扎根武汉本土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真切感受到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创新热土上,科创氛围愈发浓厚,科创企业正蓬勃发展。”常雷说。


大胆松绑赋权 
体制机制改革助力核心技术加速攻关

今年以来,武汉市科创相关的顶层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出台《2024年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关于加快推动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的实施意见》《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武汉市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


从宏观聚焦到微观,湖北九峰山实验室是一个非常好的体制机制改革的样本。该实验室于2021年2月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挂牌成立,2023年3月投入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实验室不再只是闭门搞研究,而是面向全社会开放,企业可以直接向实验室提出科研需求,资源、信息、人员自由流动。把实验室的大门打开,充分展示了武汉在科创方面的魄力。


九峰山实验室鸟瞰图。
受访者供图


以九峰山实验室为代表的湖北实验室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管理,大胆松绑赋权,实行市场化管理。通过竞争机制引进全球人才,以目标为导向高效配置创新资源。不仅如此,实验室还打开大门,主动和产业界建立联系,研发需求大量涌入,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量产。


湖北实验室是一个新型的研发机构,不定级别,不设编制,是市场化的实验室。实验室人员聘用,包括日常管理、自主课题的设置,都由实验室自主完成。


在这样的科创氛围下,九峰山实验室也完成了一系列科研攻关,如今年4月,九峰山实验室展出了成功下线的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


据了解,薄膜铌酸锂由于出色的性能在滤波器、光通信、量子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铌酸锂材料脆性大,大尺寸铌酸锂晶圆制备工艺困难,铌酸锂微纳加工制备工艺也一直被视为挑战。目前,业界对薄膜铌酸锂的研发还主要集中在3寸、4寸、6寸晶圆的制备及片上微纳加工工艺上。


九峰山实验室工艺中心基于8寸薄膜铌酸锂晶圆,开发与之匹配的光刻、微纳干法刻蚀及薄膜金属工艺,成功研发出首款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晶圆,为高性能光通信应用场景提供了工艺解决方案。


九峰山实验室工艺技术专家张洁琼博士曾在海外知名半导体企业工作过,选择回国加入九峰山实验室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实验室无论从基础设施的投入、团队的建设,科研机制的建设等方面来看,确实是能够做事的地方。”“实验室给了年轻科研工作者很大的自由度,大家的目标比较一致,解决一些产业的共性问题时集思广益,能非常快地迸发一些创新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九峰山实验室是武汉市在夯实创新创业土壤,加速“产学研”结合的一个良好示范。据了解,武汉市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建设一批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中试平台(中试指产品正式投产前的技术试验,一般中试产线会建在工厂里),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迈出实验室的“最初一公里”和走进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九峰山实验室负责人表示,以极大的魄力突破传统体制机制的约束,实验室不属于实验室自己的团队,而是属于整个科研体系,包括产学研整个构架。这样就可以高效完成从创意创新到产品之间的转化过程。



武大、华中科大等高校聚集 

人才资源优势明显

另外,武汉在科技创新方面还有一大优势,就是丰富的人才储备,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聚集,每年都能输出大量科研人才。

太紫薇研究人员正在做实验。
受访者供图


10月15日,武汉光谷发布新闻:武汉太紫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T150A光刻胶产品,已通过半导体工艺量产验证,实现配方全自主设计,有望开创国内半导体光刻制造新局面。太紫微公司成立于今年5月,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团队创立。


在谈到该产品的攻关过程时,太紫薇品宣负责人表示,光刻胶里面有十几种原材料的,把这些原材料搭配起来就是一个个配方,我们在实验室中不断进行配方调整,最终从原材料端到产品端均实现了自研,能够适应下游客户的要求。


太紫微品宣负责人介绍,从公司成立到产品完成用了四到五个月的时间,但实质上,产品的成功依托于研发团队在化学领域多年的深耕。在此之前,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团队立足于关键光刻胶底层技术研发,已在电子化学品领域深耕了二十余载。


“我认为武汉最大的优势是高校比较集中,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在化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方面都提供了优质的人才,这些人才都可以‘就地利用’,所以武汉能够把半导体产业慢慢发展壮大。”太紫微品宣负责人说。


这些高校培养的优秀人才也有不少选择留在武汉。如入选“汉漾”青年人才,曾获得2021全国肿瘤学术大会中青年医师英文优秀论文竞赛一等奖、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浦飞飞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作为江苏南通人,他从2007年高考考入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开始,已在武汉求学、工作17年。


“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发展留人。”从不习惯到习惯,浦飞飞开始享受在武汉的生活。在他看来,武汉每天不一样。城市建设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随着中部崛起,留在武汉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荣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在武汉单位牵头完成的通用项目共获得19项国家科技奖,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获奖数量和含金量均为历史最高。


除了以上三所大学外,武汉还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校。这些学校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着卓越的表现和突出的贡献,为武汉这座城市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武汉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它们不仅为武汉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也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了有效整合区域内各产业资源,今年,武汉市先后组建低空经济研究院,成立低空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着手推动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常雷说。


近年来,武汉市坚持聚焦项目集聚人才、改革激励人才、环境涵养人才,大力吸引、集聚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优势,积极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有力促进科教人才向科技创新人才的转化。


对于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武汉市有关部门告诉笔者,将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支配权。结合武汉市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实行项目经费“负面清单+包干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支配权。制定专项政策措施,推进科技人才成果高效能转化。支持湖北工业大学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试行“先使用后付费”模式。


实际上,正是在已经形成规模的高新产业、顶层设计的科创政策、聚集的高端人才的共同作用下,武汉才能够呈现出科技创新的“底色”。根据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武汉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位列全球第13、全国第5。


根据10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武汉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2024》,近年来武汉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稳步的提升,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得分达到了206分,较上年增加13分,提高了13.7%。


可以预见,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科创氛围里,武汉必将持续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来源 | 人民网

出品 | 武汉市科技创新局


【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留言或致电027-82842276】



武汉科技创新
​“武汉科技创新”是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官方公众号,将及时发布推介武汉市科技创新工作各类相关政策、工作动态、科技资源和服务咨询,让社会公众关注武汉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进步,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传播科学思想、弘扬创新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