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概念中,90岁以上患者为超高龄患者,任何形式的手术风险都很大,属于手术年龄“禁区”。然而,近日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刘小兵主任医师团队为97岁高龄患者在全麻下运用混合现实(MR)技术成功实施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BC),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4小时内出院。
郭爷爷出生于1927年,今年已是97岁高龄。郭爷爷因三叉神经痛,5年来刷牙、洗脸、吃饭、说话都能引发剧烈疼痛,寝食难安,痛不欲生。转辗多家医院都被医生无奈地告知,这种手术对于97岁高龄老人来说非常棘手,老人年事已高手术风险大,建议保守治疗,郭爷爷只能长期承受剧烈疼痛的折磨。
寝食难安,拒绝进食
为了提高老人生存质量,子女们不愿放弃,经多方打听,慕名来到江西省人民医院,强烈要求手术治疗。刘小兵主任医师看着满脸痛苦的郭爷爷及满怀期望的家属,详细评估病情后,完善患者心肺功能检查,与麻醉科、心内科、呼吸科共同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考虑患者年事已高,行微血管减压术创伤大、风险极高,最终决定在全身麻醉后运用混合现实(MR)技术引导下微创手术PBC治疗。
术前三维重建
MR引导下穿刺,一针到位,球囊压迫呈梨型
术后郭爷爷感疼痛消失,VAS评分0分
仙翁施巧术,顽疾得解脱;九旬仍康健,疼痛随风逝。江西省人民医院麻醉疼痛科为97岁高龄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运用混合现实技术定位行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顺利为该三叉神经痛患者解除病痛,让“老有所医”的理念得到了生动诠释,标志着省人民医院麻醉疼痛科的诊疗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
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
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是通过经皮穿刺入路,将球囊导管准确置入三叉神经节部位,通过扩张球囊压迫神经节以达到治疗效果,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微血管减压具有手术快、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对于高龄患者或不便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具有显著优势。但这种方法对术者的穿刺技能要求极高,必须具备影像学基础和人体解剖结构的立体空间定位能力。
PBC手术穿刺路径
MR技术通过将虚拟数字信息以全息影像的方式融合于真实环境中,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的无缝衔接。使用者可以更直观、更立体地获取三维数字信息,而无需将复杂的空间结构信息在脑海中进行转换重构,大大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降低理解误差。
MR引导下穿刺
通过混合现实技术,可以将患者头面部的骨骼及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重建于眼前,从而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混合现实技术在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中的应用,不仅能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还能有效降低术中和术后的风险,减少手术时间,减少麻醉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快、更优质的治疗体验。
球囊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PBC)适应于以下六类患者:
1.对开颅手术恐惧拒绝开颅者;
2.年老、体弱者;
3.全身情况差(有心、肺、肝、肾、代谢性疾病等)的患者;
4.药物治疗效果差或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者;
5.微血管减压术后无效、或术后疼痛复发者;
6.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值班主任:周艳华 值班编委:郑荣林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