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们,汕头对你有意思!

民生   2024-11-01 13:21   广东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二字,虽寥寥数笔,却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汕头实践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近年来,汕头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产业导向引领人才改革,市委人才办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45个配套实施细则,在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上主动作为,在完善人才工作服务保障机制上积极探索,努力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目前全市拥有市级高层次人才1955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8.8万人、技能人才65.8万人。如今,放眼望去,鮀城大地千帆竞发、万马奔腾,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瞄准“产业布局” 壮大人才队伍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关键,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汕头正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亟需大批产业人才,省“扬帆计划”为汕头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0年9月,汕头市“精细化工产业人才振兴计划”项目参加省委组织部“扬帆计划”立项评审,被评为第一档次。2023年11月,汕头市接续以“精细化工产业人才振兴计划”作为市级项目,以澄海区“智能塑胶玩具产业人才振兴项目”作为县域延伸项目参加省新一轮立项评审,获得市级、县级“双第一档次”,两轮累计获得省专项资金1.26亿元。四年来,汕头依托省扬帆计划,以人才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加快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探索一条欠发达地区以人才孵化企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人”是主心骨,“才”聚事业兴。针对精细化工企业“卡脖子”技术需求,汕头市柔性引进23个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每个项目给予80万至160万元资助,以点带面推动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大力支持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引进项目带头人科研成果产业化,在企业初创期给予一定资金支持。2022年以来,董正亚、王珂、谭礼林等9名博士成功孵化8家企业落地汕头。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更需广育栋梁之才。为此,汕头市全职引进培养化学化工专业博(硕)士619名;组织汕头市656名精细化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浙江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培训,委托粤东技师学院、汕头技师学院采取“订单式”“送教上门”方式为精细化工企业培训技能人才3026名。截至2023年底,汕头市共有精细化工企业2714家,规模以上企业401家,A股上市企业19家,入选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62家,新增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新增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新增“链主”企业1家。


同频“产业链条” 强化人才培育

围绕夯实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汕头市创新出台《关于支持和鼓励我市市属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和高层次人才离岗创新创业有关人事管理的意见》,加大企业家和工程师培养支持力度,持续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截止目前,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75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A股上市公司32家。积极搭建人才创新创业集聚平台,对新建“广东省院士工作站”“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发放一次性建站补助,全市现有省院士工作站1个、省科技专家工作站29个、博士和博士后工作平台85家。

“改变的只是岗位和分工,这是对我们人才能力的全面检阅的一个难得机会。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珍惜机会、履职尽责,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专业技术人才代表赵文轩在汕头市举办的技术人才组团服务、博(硕)士人才到国有企业挂职动员会上留下了“出征”誓言。

近年来,汕头市聚焦服务保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实施“双百干部双向锻炼助推‘百千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组团服务‘百千万工程’”等行动,推动市级优势资源、技术、力量下沉,赋能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如何才能“派得准”?汕头坚持根据各区(县)人才需求,聚焦“业务需要+人才需求”梳理清单,精准选派1413名专业干部、技术人才和博(硕)士下沉基层一线。结合前期所掌握的表现优秀年轻干部,采取“组织点名+单位推荐”严格把关,由市委组织部直接点名参加挂职,派出单位结合培养干部需要,重点推荐业务骨干,在选优派强上下功夫。建立“实绩档案+考核机制”跟踪管理,以鲜明的考核导向激发干部人才内生动力。在2023年度全省“百千万工程”完善人才入县下乡机制考核中,汕头市被评为优秀等次。


张开怀抱 广聚天下英才

汕头以全球视野用好潮侨人才资源,高标准举办一系列重要会议、主题活动,吸引集聚一大批国内外院士、专家莅汕,为汕头高质量发展把脉支招。

以会为媒,以会引才。10月26日至29日,南澳科学会议迎来第十四次会议,汇集包括8位两院院士、外籍院士在内的69位国内外糖组学专家学者齐聚汕头市南澳岛,开展“糖组学——中国糖组计划路线图”研讨会,引领糖组学领域未来的科研方向。南澳科学会议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14次会议和承办3场高端学术会议,累计邀请包括109位院士在内的781位专家学者集聚南澳岛开展学术交流,为汕头的科研发展注入一股澎湃动力。如今,“北有香山会议、南有南澳会议”已成为学术圈的佳话。下来,南澳科学会议还将承接双清论坛的青年科学论坛,这标志着南澳科学会议从省级学术交流平台升格为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为汕头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提供智力支撑,进一步助推基础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发展。

以潮引才、以侨汇智。2023年,汕头先后成立“潮医智库”“潮师智库”,邀请国内168名潮籍医学专家和112名潮籍教育专家入库,为汕头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把脉支招,把桑梓之情转化为助力家乡发展的奔流之力。成立以来,“潮医智库”促成签订并落地帮扶合作项目达36项,在汕召开高层次学术会议近20场,“潮师智库”举办近50场教学教研活动,“家乡哺育了我们,我们要回报家乡。”潮医智库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心血管生理学专家、中山医学院王庭槐教授动情地说。

以才引才、以才聚才。2020年,汕头启动实施第一轮引进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给编制、给政策、给平台、给服务,有效引进一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人民日报、新华社及海内外博士团体第一时间转发我市招聘公告,众多海内外潮籍专家学者为汕头引才宣传引荐,形成引才规模效应和雁阵效应。2023年汕头接续用力,启动实施第二轮引进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聚焦企业、医院、学校、科研机构等重点领域靶向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两轮引才计划累计引进到岗博士707名、硕士4412名,其中,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高层次人才10名,全市高层次人才在数量和结构上实现质的飞跃。

同时,汕头在促进人才有序流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上也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通过设立“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出台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和高层次人才离岗创业的意见等措施,打破了不同类别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流动限制;在教育、医疗领域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基层卫生人才“县招县管镇用”等制度,有效地促进县域教师、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


着眼“人才服务” 以真心留才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让分隔两地的夫妻二人能如愿团圆,安居乐业,为你们的服务点赞!”近日,我市高层次人才徐先生和其配偶古老师将写有“解人才后顾之忧、定人社暖心之策”的锦旗送到了汕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层次人才专区,对汕头为人才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表达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汕头坚持把服务人才“关键小事”做细做好,在全市建设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市(国际)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开展高层次人才认定等各项服务,建立人才服务“窗口专员”“承办专员”“部门专员”和“人事专员”4支队伍,按照“一对一”标准,整合优化省优粤卡、市金凤卡服务事项和公安、教育、金融等37家单位的公共服务事项,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等18类47项服务,77名博士子女安排到金平区、龙湖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就读,50名博士配偶安置得到解决。

今年6月,汕头更是重磅出台《汕头市市级人才住房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市、区(县)年度招拍挂出让的普通商品住宅用地按不少于可建住宅建筑面积5%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并统筹现有房源优惠租赁给各类人才,帮助人才解决居住问题,目前第一批共91套市级人才住房已面向各类人才开放申请。

婚姻是人才的终身大事,也是组织的“操心事”。群团部门、用人单位常态化开展青年人才联谊活动,很多单位领导干部也主动当起“红娘”,为他们牵线搭桥,促成一对对人才在汕头成家立业、安营扎寨。

引才之路,虽远必达。汕头正以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胸怀,迎接每一位怀揣梦想与激情的人才;正以深厚的情感、优渥的条件和贴心的服务为土壤,滋养着每一朵人才之花,现在越来越多人才来到汕头、爱上汕头、扎根汕头,在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挥洒智慧汗水、施展人生抱负,共同奏响汕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编辑:嘉嘉

校对:乐芃

汕头发布
汕头,一座开放、热情的城市,南海之滨,一湾两岸汇聚三江奔流,这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这是一处宜居的家园。汕头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