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前毛道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向常态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构建了新时代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格局。
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绘就文明新画卷
前毛道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整合各级各类资源,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头头事道”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将“说、商、办、评”工作法贯穿于基层治理全过程,坚持“干什么,先听群众说;怎么干,先由群众商;群众的难事,让干部帮着办;办得怎么样,让群众来评判”的工作原则。
“村里管道年久失修,给我们浇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每次浇地只能靠自己想办法排淤引水,不但费时费水还达不到灌溉效果,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村民们纷纷反映农田灌溉难的问题。村干部当场商议制定解决方案,最终决定更换破损的灌溉管道,彻底解决村里的灌溉问题。在这场“乡村夜话”中,村民畅所欲言,村干部坦诚讲解,问题拍板解决。
村党支部书记任云刚书记说“头头事道,村民说事”,不是给我们村干部‘添堵’,而是给我们‘疏堵’,更有效落实我们肩上的责任。”伴随着“头头事道,村民说事”的开展,有效化解了村民参政议政无途径、无时间,问题当面不敢说、不愿问的症结,同时,为“村两委”拓宽了民意征集渠道,真正实现乡村管理全覆盖和精细化,让村民真正融入村务治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志愿服务+移风易俗,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刘霞霞是玉泉区小黑河镇前毛道村里的年轻人,她原本打算在结婚时大操大办,宴请所有的亲朋好友。但是,在红白理事会的建议下,她改变了主意,摆酒请客时她只邀请了家族的亲戚来庆祝。村里通过张贴红榜的方式,给刘霞霞和他的新郎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如今,夫妻俩生活过得简单而幸福。
今年,刘霞霞的堂哥刘利军的婚宴也是简办。像刘霞霞和刘利军这样喜事新办的例子已成为移风易俗新风尚的缩影。40多岁的任云刚是小黑河镇前毛道村红白理事会的会长,他见证了村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风气变化。他说:“自从村里开展移风易俗以来,很多年轻人自觉按照村规民约来做,少了攀比人情味却更浓了。”
倡导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前毛道村立足本村实际,紧密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全力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发挥“一约四会”的作用。同时通过评选星级文明户、文明团结超市积分兑换、将移风易俗宣讲课堂搬进田间地头,让移风易俗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共育文明乡风,让移风易俗“活”起来,乡风文明“兴”起来。
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渲染富民强村新底色
在深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前毛道村坚持把以“党建引领、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为目标,将志愿服务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从志愿者队伍中吸收种养殖技术人才开展技能培训,针对群众日常种养中出现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开展交流探讨,成立前毛道村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承接农业种植项目、发展集体经济、组织群众劳务输出等,带动村内50余人就业创业,成功探索出“党建引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泉媒体记者:张艳妮 通讯员:肖鹏)
编辑:王琛琛
复审:于腾蛟
终审: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