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甜妹放弃MBB Offer,转身上岸高盛:重来一次我还是不会选商科

职场   2025-01-13 12:01   四川  

当我下定决心选择走上金融方向

即使是非商科专业,也依然会向前冲

就像热爱辩论的人,永远不会停止思考


01

“投行并非是我的第一选择”


Hello 大家好,很高兴受到DBC职梦的邀请来分享我的求职故事,今年收到最好的圣诞礼物是高盛(HK)的SnT Offer



比较不一样的是,求职SnT,甚至是投行都并非是我的第一选择



再见MBB,你好投行


我是大一下学期开始准备求职,确定求职金融前,我最开始考虑的是咨询


原因也很简单:


🔷第一,我并非商科背景,是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双专业,因此想要从事商科方向,多元化背景能够为我加分,咨询是很好的选择。


🔷第二,我打辩论的时间很久,在公共演讲和人际交往上都有很强的优势,这些都很match咨询选人的标准。


以上两个优势确实为我之后拿下MBB Offer奠定了基础。


决定求职咨询后,我第一时间选择的是参加校内的各种社团,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社团的recruiting真的比公司要难多了


比如我们学校社团面试就有3轮,100+位候选人中大概只会录取不到10位左右。

这也是促使我最初找的DBC职梦的原因之一,当然也很感谢社团的这段经历,把我锻炼成了一个能够很好应对压力思考更加快速的人。

现在的我不仅顺利加入社团,也是社团的Mentor之一,能够给到学弟学妹们更多咨询方面的建议。


顺带提一嘴,我当时是business minor,同时还在法律兄弟会

之后,我也顺理成章拿到了MBB的实习,没想到这也是我求职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

和大多数咨询实习生一样,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接触客户,做PPT、Presentation。

在“平淡”的完成整个实习周之后,我却似乎对咨询“祛魅”了,更想寻求多变、快速的职业,于是毅然决然转投华尔街

02

财富管理、SnT…投行前台岗位试了个遍


相比咨询,金融的求职之路对于我来说其实更不好走

非商科的专业背景导致我的Tech基础差,加上我又是那种自己不感兴趣就无法勉强学习的性格。

但正如我前面所说,热爱辩论的人,永远不会停止思考

既然我的Tech弱,那我就充分发挥我的Presentation和Network优势,将Behavioral Questions磨炼到极致

为此我参加了大量的Events,也确实收获了海量的经验和惊喜。

*部分投递记录



被美银拒了?不确定再看看🤔


我深刻的记得,第一次参加正规面试是参加美国银行的低年级项目,岗位是Wealth Management

这是我参加的最“隆重”的一次Events,也是收获最多的一次


美银很重视那次的Events,不仅大方报销了去New York办公室3天的机票&酒店,面试也给的十分快速。


刚落地纽约的第一天是美银的宣讲,我和很多一起参与的同学和HR、在职员工积极的social,第二天就进到Superday


SPD来的很快,在DBC职梦导师的连夜补课下,我还是努力地闯入终面,和另一个候选人竞争最后的HeadCount。


*美银office


最终结果虽然并没拿到Offer,我也仔细观察了我和另一位竞争者的差别

我发现相比我尝试更加Tech地去回答面试官问题,她的回答则更加Chill,以及更倾向于去和面试官建立良好的关系


而这正是Wealth Management岗位所需要的。也正是我从这次的Events中吸取和学习的重要经验。


在这之后,我又参加了很多前台岗位的Events,包括不仅限于Corporate bank、SnT、Wealth management…积累了丰富的Behavior经验和打造“人设”的能力,也就是这个时候,高盛的SnT面邀,来了


2天Event,助我拿下高盛Offer!


我之前对SnT的接触并不多,起因也是因为我参加了高盛在香港SnT Event,准确的说是Trading项目。


从举办的整个流程来看,足以看出高盛对这个Event的重视

Event第一天是常规的项目宣讲和员工们的一些Social活动,第二天则开始分小组做一个Trading项目,进行Presentation。

一晚上的准备时间,这其实对我一个非金融背景且之前没接触过SnT的人来说,是十分吃力的。

但同样在这次的Event中我也收获了很多,成为了我之后在Behavior面试制胜的关键

03

“重来一次,我还是不会选择商科”


今年秋招,我对自己的战绩还是很满意的:3周面了16家公司面试,14家拿到了终面,最后选择了高盛的Offer。

从我的经历相信大家也能看出,一定要多多参加低年级项目!强推原因如下👇

建立人际关系

我个人是不喜欢线上广撒网式的Network,线下Event建立的人脉来说对我更加实用。

比如我拿到过的Morgan Stanley (US)终面,应该是候选人中为数不多的亚洲人

就是因为我在Event中和HR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由他主动reach out我,邀请我去参加面试

*大摩event


拿Fast Track不是最终目的

相信很多同学觉得参加Event如果无法提前拿到面邀,就是在浪费时间,但我不这么认为。

对我来说,每参加一次Event,都可以成为我回答Behavioral Questions时的谈资、经验

比如说,当我在高盛面试,被问到经典的“Why GS”时,不再是千篇一律:因为高盛的reputation很好,所以很向往…取而代之的是,因为我参加了S&T Event,在活动中体验到了高盛的Culture,也带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所以才选择高盛


除此之外,我也并不因为自己是非商科背景而怯场,而是突出自己多元化背景的优势,让面试官看到我的长处,忽略我Tech的短板。


我相信不论是我的回答,还是我的“多元化背景人设”,高盛是高度认可的;我也相信自己每一次参加过的Events、面试,即使没拿到Offer,也不是白费功夫。


如果让我重回大一,我还是不会选择商科,多元化的背景是我的优势,而面试的核心,就是将自己的长处磨炼到极致,从而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幅有限,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了。这篇文章发出的时候,已经是2025年,在这里就祝愿大家都能在新的一年拿到自己理想的offer,不留遗憾。



以上为S同学的分享


除了S同学外,在2025招聘季还有数百位同学拿到了高盛、AQR、Bain、Kearney等众多名企Offer。他们背景各不相同,但都在DBC职梦的帮助下成功上岸。

更多DBC职梦学员本人上岸分享可翻阅过往文章:

👩‍🎓和邓文迪女儿做同事!美本数学系学妹亲测:上岸高盛暑期实习,到底有多难?
👨‍🎓又强又酷!哥大男神,成为AQR全组唯一中国实习生
👩‍🎓Berkeley学霸甜妹:会四国语言,20岁进全美Top咨询公司
👨‍🎓西北大学ENFP男神:谢邀,人在美国,提前半年拿下国内金融买方Offer
👩‍🎓当WashU御姐成为香港商行女:谁说中环不爱一年硕


如果你也有和S同学相似的困扰
想寻求专业的指导和系统的规划
找不到方向,就找专业的人聊一聊
扫码回复暗号【求职咨询】
即可预约导师1V1打造求职规划 & 提升计划!


截止2025年1月

DBC职梦学员斩获offer数量突破12771张!

我们将继续秉承“成就留学生职场精英梦”的初衷

帮助更多留学生实现【】业【】想!



DBC职梦受德勤严格审计,所有的数据都真实可查;


「求真务实」是我们整个企业一直践行的价值观,我们坚持1张1张的积累,杜绝任何环节的虚假增长。




*本文封面图源于网络,侵删

点亮,一起“赚大钱”~


香港求职
每日推送香港全职、应届、实习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