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云属于物联网分支,本质上是将车联上网,得益于现在IDC等基础设施完善,车路云概念应运而生。我们团队专门调研了国内车路云企业,有1家企业已明确中标国内中部某省级车路云项目,预计政府投资10亿元,资源来源可靠,项目由3家上市公司承接(1家民企、2家央企,分别中标:云、管、端三大部分),其中中标金额最大的企业原主营业务为5G基站和传输线路建设,目前估值较低,中标金额是其2024年营业利润5倍之多!目前主力正在建仓阶段,预计未来有望成为2025年度妖股。有需要该公司信息的投资者,可以联系我们。
(1)智能化成为新能源车发展新方向,车路协同成关键
纯单车智能方案面临瓶颈,车路协同方案应运而生,与单车智能形成互补。自动驾驶技术目前主要分为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两大方向。单车智能虽经多年发展,但仍面临感知失灵、成本高昂等挑战。因此,车路协同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车路协同技术成熟,成本逐步降低
车路协同建设初期,技术及产品开发成本较高,且存在资源浪费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基础设施的针对性铺设,车路协同的成本正在逐步降低。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场景,已有成熟模式可循,未来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3)车联网产业各环节分析
车联网产业涵盖车、路、云及相关支撑平台四大方面。其中:
车端:通过智能化改造,搭载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现车辆互联和监测。随着单车智能瓶颈的显现,车载通信单元(OBU)的渗透率有望提升,功能也将更加多样化。
路端:改造路段及路口设备,进行环境监测,并与车端产生交互。
云端:通过网络管理边缘云,实现资源、安全、应用、服务上的协同。
支撑平台:包括网端、图商、信息安全等方面,为车-车、车-路间实时传输提供低延时、高可靠的网络环境。
5.市场空间预测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预测,到2025年和2030年,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值增量分别有望达到4096亿元和769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13%。这表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在2024年车路云已经历了一轮炒作,纯属于概念炒作,并无明确资金落地。目前已回调超50%,且有明确资金落地预期的企业,必将引流新的上行周期。
联系我们(VX:Alpha_gou001),祝您早日实现自己的财富自由梦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