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顾顾亮
来源丨富人的智慧(ID: rmb8080)
在婚姻市场中,身高1米7、
年收入20万的男人看似一个相对平凡的标准,
却也让不少人感叹“太难了”。
这是因为,简单的数字背后,
隐藏的是多层次的筛选与现实的挑战。
今天我们就从不同的角度,
来拆解这个问题:
在中国,找这样的老公,到底有多难?
1. 身高1米7:
你以为的“普遍身高”并不普遍
很多人觉得1米7是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
因此不会很难。
但根据统计数据,
中国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约为169.7厘米,
也就是说,身高刚过1米7的人,实际已经超出平均水平。
更重要的是,在婚恋市场上,
1米7的男人可能会因为“不够高”,
而在择偶中被“降维打击”。
身高是硬标准;
平均之上,也有竞争;
短板效应,影响第一印象。
2. 年入20万:
收入看似不高,但占比并不小
年收入20万,看似不是一个“高收入”门槛,
但实际上,达到这个收入水平的人并不算多。
据数据显示,
中国大多数家庭的年收入都在10万以下,
个人收入超过20万,
已经属于全国前10%-20%的范围。
而且,这样的收入不仅与职业挂钩,
还与城市发展、个人能力密切相关。
20万并非“普通薪资”;
区域经济决定可得性;
高收入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
3. 身高和收入的双重筛选,
让选择面变窄
如果单看身高或收入,可能不算太难,
但当两者叠加时,难度就直线上升。
比如,一个身高1米7的男人,
若身处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
他年入20万的概率可能会更低;
单一条件或许常见;
叠加需求,大幅筛选;
交集越少,越显稀缺。
4. 婚恋市场的“隐性规则”:
条件还要“加码”
身高1米7、年入20万,
听起来是“刚刚好”的标准,
但实际在婚恋市场中,
这种男人还要面对“附加需求”。
比如:
是否有房?家庭条件如何?
性格、情商、外貌是否合适?
这些“隐性规则”,
往往会让看似满足硬性条件的对象被再次筛选。
附加条件层层加码;
刚好达到标准,或许仍难以入选;
现实要求超越基础指标。
5. 供需不平衡:
这样的男人在婚恋市场中“抢手”
身高1米7、年入20万的男人,
在婚恋市场中往往会成为“抢手货”。
尤其在女性多于男性的城市中,
类似条件的男人甚至可能拥有更多选择权,
优先选择那些更符合他们期待的伴侣。
供需的不对等,
让这类人群的婚恋难度进一步提高。
市场供需不平衡;
优质资源备受追捧;
竞争激烈,让寻找难上加难。
结语
在中国,找个身高1米7、
年入20万的老公,
难度不仅体现在统计数据上,
更体现在婚恋市场的现实规则中。
最终让一个人“难找”的,
往往不是单一条件,
而是多重条件的叠加,
以及隐性规则的不断加码。
正如《孟子》所言: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与其一味追求“标准化”的对象,不如提升自己,
在互相匹配的过程中找到适合的伴侣。
愿每个人都能突破期待与现实的鸿沟,
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寻找伴侣,重在适配;
感情长久,贵在平衡;
条件之外,是温暖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