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那段时间里,粟裕是唯一一个能让毛主席改变决策的人,他做到了两次。
我们以前经常提起那两场战役,就是苏中战役和豫东战役。
豫东战役打得很漂亮,直接推动了淮海战役的爆发,这对解放战争来说是个大进展。在那时候,我军中像粟裕这样的人才真是少有。
这还要从我军对解放战争进程的规划讲起。
一
在苏中战役期间,粟裕第一次成功地让毛主席改变了他原有的决策。
1946年6月,蒋介石废除双十协定,紧接着就大举向解放区发起攻势。
从抗战胜利到内战开始,两边基本一直在打。一开始国民党主要集中在西南,但美军军舰一帮忙运兵,他们很快就占领了华北、华东、中原和东北,我军的优势就消失了。
虽然那时候对方实力强得多,但我们部队还是拼尽全力打,赢得了几场胜仗。
党中央毛主席当时觉得,只要我们在某个区域取得显著胜利,那就有可能争取到和解的机会。
在1946年6月中旬,党中央向各大战区发出的电文中,不仅提到了蒋介石可能大举进攻的情况,还特别提醒了这一点。
电文一发出,蒋介石立刻动手,全面内战就此展开。中原军区没办法,只能放弃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尽管牺牲巨大,但至少拖住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实际上推迟了蒋介石的全面战争计划。
内战一全面开打,我们的战术就不能再像之前小打小闹时那么直接反击了,得变通。
粟裕回忆录提到,中央那时决定实施一项外线出击的战术。
我们考虑出击外线,因为我军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干的,这招对我们来说是个宝贝。
在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我军经常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才能赢,是我军不得不深思的。
咱们回到外面主动出击的战略上,用一个词来说,就是打敌人要害。敌军要是集中力量攻击我们的根据地,那他们的老巢肯定防守薄弱,我们就可以趁虚而入,逼他们回调兵力。这样,敌军一旦出现破绽,我们就能抓住机会,找合适的时机反击。
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妥当的战略安排。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劲攻势,毛主席心里也没底能在正面对决中取胜,因此他就琢磨着利用这种策略,在敌人的疏漏中寻找机会,争取赢得胜利。
可偏偏粟裕提出反对意见。
粟裕认为内线也可以寻找战机作战。
粟裕觉得在内线打歼灭战对我们有利,因为我们在根据地扎根已久,当地百姓支持我们,所以作战起来比较简单。但如果匆忙出击到外线,内线的部队就很难牵制住敌人,这样一来,两边作战都会变得很困难。
不过,有个历史细节挺有意思。
粟裕在报告中提到了不少实际困难,指出外出作战时补给粮食和弹药不如在根据地方便。一般来说,毛主席可能会批评这样的观点,但出乎意料的是,毛主席这次竟然同意了粟裕的看法,支持他在根据地内消灭敌人的计划。
毛主席同意了粟裕的方案,主要是因为想通过这个计划来探探敌人的虚实。
苏中战役我们七战七胜,这说明粟裕将军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用对了战略,即便蒋介石的部队装备精良,我们还是能取得胜利。
虽然我们失去了苏中根据地,不过军队的核心力量还在。
在后来的苏中战役报告中,粟裕也强调了这一点。
在1946年9月18日,《解放日报》的一篇评论里,把苏中战役、定陶战役和中原突围这三场战斗,一起称作我军的三个大胜仗。
二
在豫东战役期间,粟裕第二次影响了毛主席的决定。
之前关于粟裕的“斗胆之陈”和“子养电”这两个故事,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所以这里就不再过多展开了。
咱们就来详细说说,豫东战役是如何推动解放战争向前发展的。
以前看《大决战》这样的老电影时,毛主席说过“抗战不能急,解放战争不能拖”。这句话是有特定背景的。那时候,三大战役马上就要打响了,我们的军队已经从游击战变成了正规战,力量上也能和国民党硬碰硬了。
在解放战争刚开始那会儿,毛主席对形势的判断并不是特别乐观。
1946年10月25日,毛主席在给东北局的指示里提到,现在全国和东北的情况都是敌人强大我们弱小。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我们得做好长期且艰苦的斗争准备。
那时候,国民党军队的兵力和装备都比我们强很多。毛主席的想法是,先在小范围内尽可能打赢一些战斗,然后再看看有没有和平解决的可能(毕竟那时候还在争取和谈)。
毛主席那样说,并不是因为对革命失去了信心,他是在做严谨的分析。那时候,我们已经在进步,而且对手并不是坚不可摧的。
在《要胜利就要搞好统一战线》那篇文章里,毛主席说,如果我们能够挺过这一年,接下来的日子就会变得好一些。
文章里说,打了一年仗,消灭了不少敌人,双方的力量就差不多了,那时候我们开始反击,先在安徽、河南、湖北和甘肃这些地方,之后有机会还能往长江以南推进。
毛主席觉得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三到五年,但他也想过,如果事态复杂,搞不好就得花上十五年。
1947年以后,毛主席常提起,他认为解放战争 ideally 能在三年到五年内结束,但就算拖到十五年,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个观点他反复说,感觉就像成了一个定下来的规矩。
回头看解放战争后来的发展,就能明白毛主席在1946年11月21日的预测其实挺准的。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打响了反攻的第一枪。紧接着,陈谢和陈粟的部队也加入了进来,一起深入中原。这标志着我军正式转入全面反攻。同样,东北战场在经历了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后,也开始实施战略反攻。
虽然刘邓在大别山的战斗中损失很大,可他们的战略意图最终还是达到了。
早在1948年,毛主席就有了让粟裕带领华野的一、四、六、三个纵队组成东南野战军,再次向南挺进的想法。
主席的想法是,从小的方面讲,要打破中原地区的敌人阵线,这样我们军队就能逐个击破;从大的方面看,则是要向长江以南推进,为将来解放全中国打下基础。
现在,战场的局势依旧按照毛主席的策略在进行。
就在那个当口,粟裕坚决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决定留在中原地区,准备打一场大规模的战役。
粟裕觉得我们的军队已经有能力跟国民党军队决战了,这让毛主席感到有些意外。
三
毛主席觉得我军得从游击战转向正规战,不过他预计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准。
以前跟国民党精锐部队作战,我们通常都是等他们进攻,趁隙找机会反击。后来之所以要主动出击到外线,是因为长时间战争让根据地百姓生活太苦,不得不把战火烧到国民党控制的区域。
毕竟敌强我弱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1948年初,国民党军队还保留着不少精锐力量,尤其是那几个以五大主力为核心的集团,实力依旧强劲。那时候我们中原地区的部队,像刘邓大军就处境艰难,被拖得挺惨,只有陈谢集团还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虽然华野的战斗力不俗,但在组织、后勤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这就导致了后来的濮阳整训。
换句话说,毛主席当时对我国军队是否能打好正规战还有一些担心。毕竟,除了东北野战军,其他部队那时候都忙得脱不开身,特别是华北的部队,看起来并没有足够的力量独立解决一个大战区的问题。
粟裕多次大胆进言,尽管毛主席很生气,但这让他见识到了前线指挥官的坚定决心。
毛主席罕见地第二次采纳了粟裕的建议,让他继续在中原地区进行大规模作战。他同时指出,粟裕需要在接下来的四到八个月时间里消灭敌人6到12个旅。
这道题不只是给粟裕一个人出的,是给所有在前线的战士们出的。
粟裕后来确实不负众望。
在1948年3月,陈赓兵团和华野的一部分兵力一起拿下了洛阳。这场战斗规模并不大,消灭的敌人也不多,不过它还是达到了两个重要的目标。
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首次配合作战;
我们成功拿下了中原重要城市洛阳,这标志着我军在攻坚方面能力的提升。
1948年5月30日,华野一四六三个纵队结束濮阳整训,就渡过黄河继续南征。从那时起,华野和中野部队紧密协作,接连打了几场胜仗。尤其是中野后来打的襄樊战役,朱老总称赞它为“小型模范战役”。
从游击战过渡至正规战的效果已经初显。
当时华野过了黄河往南推进,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作战机会。毛主席担心前线战士们会因此焦虑,所以特地发电报安慰他们。
1948年6月17日,华野部队全力攻打开封,但敌人增援不积极,打援计划没成功。粟裕决定迅速占领开封,这把蒋介石气得大骂邱清泉无能。邱清泉挨了批评后,赶紧出兵,可粟裕又立刻放弃开封,让邱清泉去接管。紧接着,粟裕在睢杞地区截击了来支援开封的区寿年兵团。
要不是后来黄百韬兵团突然闯进战场,让华野部队累得不行,他们可能就不必撤退了。
豫东战役对我们军队来说是个转折点,从游击战升级到正规战,这一仗不仅战果丰富,还让部队学会了怎么打大规模的战斗。
在豫东战役时,中野和华野两军虽然没有一个共同的指挥中心,但合作得比洛阳战役时更加默契。尽管中野部队疲惫不堪,非常辛苦,他们还是坚决服从整体战略,一步都没有退让(这就显示了在大型战役中严格军纪的重要性)。
豫东战役打赢了,这也给淮海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实际上,济南战役要是没这么快结束,粟裕的阻援部队就得跟杜聿明带领的徐州三个兵团正面交锋,这样一来,淮海战役可能就得提前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