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市场监督管理局 毛晓燕
十五六岁的我们在干什么?是在临时抱佛脚于即将来临的考试,还是在苦恼不已于父母、老师的不理解?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1600多万十几岁、二十几岁的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奔赴农村和边疆,踏上了一段特别的人生之旅。不满16岁的习近平正是其中之一,1969年1月13日,他坐上了北京前往陕北延安的知青专列,开启了上山下乡七年艰苦磨炼的历程。
延安是个神奇而神圣的地方,1935年中央红军到延安,在这片黄土地上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英雄壮举和革命奇迹;而今2.6万多名北京知青到延安,在这个幅员并不辽阔而且闭塞贫穷的山坳里,经受了艰苦的人生磨砺,承受了生活的风霜雪雨,度过了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感动于淳朴的乡亲们在自家都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送来的一双布鞋,几片红薯干、一碟酸菜、还有那令总书记至今难以忘怀的香喷喷的白米饭。乡亲们不会看你是什么“成分”,而是心甘情愿的接纳包容了这些娃娃们,把他们当自个儿孩子一样看待,手把手教劳动,累了没去干活也不会责怪他们,病了会来看他们,但凡有点好吃的都要把他们请到家里去。
书中一段上早工的描述朴实无华却且令人倍感亲切。刚到梁家河的不满16岁的习近平和另外5名知青住在一个窑洞,因为农活不熟练拿到的工分还没婆姨高,知青们不服气去找队长据理力争。队长很好说话,“那好,你们也是8.5分。”为了能拿到8.5工分,需要上早工,于是就和队长约定以后早上来叫他们去上工。第二天早上3点多队长就来了,队长和知青住的窑洞隔着一条河沟,绕过河沟要走很远。于是,队长站河沟对岸朝着窑洞喊:
“京生儿——喔——”
“近平儿——喔——”
“戴明儿——喔——”
……
憋足了劲的队长用陕北高原那极具穿透力的儿化拉长音一遍又一遍的喊着。而知青们“睡睡睡,不理他!”等白天上工的时候却还故意找队长说:“哎!队长,你咋不喊我们?”队长用沙哑的嗓音气愤的说:“还说没喊你们?我都快喊岔气了。”
我想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温暖时刻,让这群可爱的人们充满力量!
“年龄最小、地方最苦、时间最长”,这“三个最”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生涯的鲜明印记。近七年的时间,他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成了村里的壮劳力和种地的好把式。七年中他克服艰难困苦,始终求知若渴坚持学习;七年中他修生律己,始终脚踏实地心系群众;从15岁初到黄土地时的迷茫、彷徨;到22岁离开黄土地时的坚定、自信,是陕北高原那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生活,锻造了他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是7年的知青经历让他真切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冷暖和甘苦,培育了他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延安的红色历史文化和陕北人民豁达、包容、厚道、质朴的集体人格,滋养了他崇高的政治理念,铸造了他不变的“初心”。
曾经带领村民们打坝、开磨坊、办沼气、挖井、办缝纫社、铁业社的村支书而今成为了党的总书记,正带领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殚精竭虑。此时此刻,内心激荡着一种情怀,正如总书记所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机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时代在变,唯有榜样的力量不变,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始终坚守初心、坚定理想,始终与人民相结合、和群众心连心,不坐享其成虚度光阴、戒躁戒躁,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万物既伟大又渺小》读后心得
建设局 林婉蓉
阅读这本书起初是我看了改编的英剧《万物生灵》,从而让我想要阅读原著一探究竟。《万物既伟大又渺小》讲述了1937年一位英国兽医专业毕业的男子吉米·哈利(James Herriot)踌躇满志地来到乡间从事兽医工作,谁知道等待他的却是层出不穷的“惨事”,半夜穿睡衣出诊,被人一捧一逗地揶揄不说,饿得要崩溃,却忘了带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三明治被端走;挨马踢狗咬也就罢了,还被一只小京巴认作干叔叔,除了礼物竟然还送签名照;好不容易约上了心仪的女孩,结果窘事连连,一波三折……有趣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吉米·哈利也是一名兽医,在乡间从事兽医工作50余年,朴实记录了自己的行医故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兽医职业在人们眼中并不是一个普世意义的伟大工作,主人公拥有精湛的技术和敬业的职业操守,始终将动物的福利的放在第一位,当一个一个动物生命在他手中得到救治,在和“倔强”的农户们斗智斗勇中,慢慢得到大家的尊敬。主人公也用自己的行动一点一点改变大家的固有观念,书中的乡村,很多村民依靠畜牧养殖为生,动物在那里是举足轻重,如果不能照顾好动物,一些农户可能面临“颗粒无收”。在当时那个年代,牛得了肺结核,会传染给儿童,农户可能面临着农场关闭,主人公却坚持推牛肺结核检测,农户却认为这种方式是大动干戈,如果农场检测出来病牛,意味着农场要关闭一段时间进行检测,还有可能损失动物,大家更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简单粗暴的处理病牛,缺乏预防传染病的意识。通过主人公的不断劝说,让农户们意识到牛肺结核检测的重要性。透过书中主人公每一次平凡的出诊,能够看到他身上敬业、质朴、善良、幽默的品质,
动物们看似渺小,既是农户们的生产工具,也是我们人类亲密的伙伴。在读这本中,我们能看到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让我意识到我们不也是如此渺小,看似我们是动物的主宰者,其实我们也是这片蓝色星球的渺小生灵。如今人们生活在高楼大厦中,已经很少能够沉浸式感受自然,我们不妨走出城市,到田野中触碰土地,感受大地的力量,生活中的烦恼可能自然而然就找到一个倾泻的出口。正如这本书一样,自带治愈的能力。
万物既伟大又渺小,每一个生命都有意义,每一份工作也不分高低大小,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产出,从心底热爱并投入到工作中,便能够让平凡的工作充满闪闪的光。
《保重》读后感
党政办 丁亚
《保重》是大冰老师的一部作品,延续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通过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本书不仅是一系列故事的集合,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不易,学会珍惜和感恩。
本书的故事多以普通人的生活为背景,通过这些平凡的故事,大冰老师揭示了生活的真谛——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段经历。
书中的人物虽然来自不同的背景,但都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如善良、勇敢、坚持和爱。这些品质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要忘记人性的光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流浪歌手》一节,故事讲述了一位流浪歌手,他没有固定的住所,但他的歌声却能触动每一个人的心灵。他在街头巷尾唱着自己的歌,用音乐传递希望和力量。尽管生活艰难,但这位歌手从未放弃对音乐的热爱。他的坚持和乐观感染了周围的人,让他们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而这位歌手正是如今大火的中国内地民谣男歌手赵雷。
《保重》不仅是一本故事书,更是一本心灵治愈的书。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让我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找到前进的动力。
“于无常处知有情,于有情处知众生”。生活中的无常和困境,让我们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关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和感受。大冰老师的故事也时刻提醒着我,作为政务工作者,在面对政务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时,更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也帮助着我更好地理解在宣传工作中如何传递正能量、关注民生细节、注重人文关怀、弘扬社会美德、不断提升政务宣传工作的的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从而更好地完成政务宣传工作。
来源:党政办公室
初审:丁亚
审核:崔彪
审签: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