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关注【心意惹人醉】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树叶的脉络,在叶子的背面;人生的脉络,在人的骨血中。一个人潜意识的行为里,藏着的是一个人的人生。
《太上感应篇》中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人一生中所谓的成败对错,全在自己。巧诈或拙诚、傲慢或谦卑、懒惰或勤快,是自己的选择,结果也是由所想所为而决定。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事懂得反省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智者应有的思维。
要想过好自己的一生,真正与自己的昨天拉开差距,便需时刻警惕这三个忌讳,即:忌巧、忌傲、忌懒。
我们常说:天道忌巧。即为:人不怕笨,怕的是自作聪明。历代文人墨客也多次提及,他们认为,巧诈是一种违天害理的行为,让人失去原有的力量,给自己带来不可逆转的结果。
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人往往会把自己想成是最聪明的,这样就会忽略了自身的不足,看不清自己,更看不清周围。
历史上有个叫做卢藏用的人,年轻时熟读四书五经,人也聪慧,一路科举考试顺风顺水,从没有骄傲半分,依旧刻苦读书。
直到中了进士。只不过当时没有被立即安排职位,卢藏用觉得一身抱负无处施展,也不敢多说什么。
最后想到一个法子,学习高人隐居起来。他不是真的想要隐居,不过是借此方式,吸引别人注意罢了。
卢藏用隐居在终南山,离长安不远的地方。借用一些手段,将自己名声吹嘘了出去。
这一招果然灵验,后来朝廷派人请他出山,给安排了一个左拾遗的职位,他善于钻营,没几年升到了吏部侍郎。
他本人的确有真才实学,可在实际运用上还是逊色不少。因为投机取巧,以至于后来被史书盖棺定论:说他一味逢迎权贵,而且生活奢侈,淫欲放纵。
后来更是被唐玄宗贬谪到偏远之地,晚节不保。
有个词叫终南捷径,便是由此而来。捷径好走,却终究非大道,一不小心,就走到岔路去了,走得越快,越容易迷失。
曾国藩曾劝告后代:“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忘伎巧,任淳风坦坦”。因此,做人千万不要有投机取巧的念头,如此才能坦坦荡荡。聪明人尤其要忌讳。
才华忌傲
《荀子》言:“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世上事情凡取得成功的,是因忌巧,处事上能做到尽心、踏实;事情告败的,是因为傲慢和懈怠。
人一旦盈满自傲,事情也将败露无疑。傲,是人生大敌,有太多人倒在这一个字之下。
历史上,关羽大意失荆州、马谡自恃失街亭、庞涓轻敌死于马陵等等,无不是因为傲气太过,方以败笔告终。所谓“满招损”,骄傲自满会丧失对事物的敬畏之心,逐渐让人狂妄自大,自视甚高。
做事最怕的,是稍有成就便欣然自喜,虎头蛇尾,没法始终如一。而真正靠谱的人,是懂得谦逊低调,他们从不高谈阔论,居功自傲,时刻维持“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正如老子曰:“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不自满的人生,才能吐故纳新,源源不断地收获新生。
越是想成大事,越要懂得虚怀若谷,明白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变幻莫测的,常怀忧患意识,才能做足准备予以应对。
不可因为才华而迷失了本心,不要过分张扬。“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
以前看过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懒到极点,真正做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能躺着,绝不坐着,眼睛能闭着,绝不睁着。父母过于宠溺他,一直舍不得打骂,一直惯着。
后来,主人公自己饿死了自己。
父母回来见到儿子死状,后悔的无以复加。原来是儿子懒到只把嘴边的食物吃完,拿不到的也不肯去拿,就这样活活饿死了自己。
每当我给身边人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很多人嗤笑后反驳:懒人有懒福。
而且通常能列举出很多身边的例子:懒人过得逍遥自在。
可是实际上呢?所谓自在的“懒人”,一定有人替他背负了更多责任。不过是我们忽略了那个默不作声,付出更多的人。
言语可以“安慰”自己,但行动却骗不了任何人。
《墨子》讲:“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人的名声不会通过懒惰懈怠而获得,荣誉不会通过投机取巧而建立,君子是通过务实勤奋、身体力行来达到的。
古往今来,没有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无不来源于日常的务实积累。人生有无数可能和选择,唯谦虚踏实地前行,才能走得远,走得高。
点击 关注【春风心洞】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