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1. 毕业即失业成常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大量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却难以找到理想工作,“毕业即失业” 情况已成为常态。2025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预计将达到 1222 万人。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使得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专业常常不匹配,这导致了就业率连年下降。
从 1999 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工作分配制度取消,上大学所需费用逐年增加,而找到理想工作的机会却逐渐减少。如今,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超千万,但真正能找到满意工作的人并不多。许多大学毕业生只能从事与初中、高中毕业生相似的工作,心理落差巨大。这也使得考研和考公的人数不断攀升。曾经的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如今却遍布街头巷尾。上大学不仅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如果毕业后无法找到相应的工作,难免会让人觉得大学白上了。甚至出现了 “上大学只是给老师提供就业岗位,为大学创造 GDP” 的说法,虽然偏激,但也反映出一定的现实问题。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
从个人层面看,大学生求职屡屡碰壁,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大学生大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阶段,对自身能力和发展前景有着美好的憧憬。然而,临近毕业却面临逐渐严峻的就业形势,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容易在心理中蒙上阴影,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
大学生就业难还可能导致职业规划受挫。难以找到理想工作,可能使大学生放弃专业方向,重新规划职业道路。同时,毕业即失业或就业不稳定,会增加大学生的生活成本,经济压力加大。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也会对教育体系产生影响。可能促使教育机构反思教育质量和课程设置,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要求教育体系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还可能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层面,大学生就业难可能导致人才结构失衡。某些行业人才过剩,而其他行业人才短缺。年轻劳动力就业困难可能影响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也会面临挑战,失业率上升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抗议活动。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
1. 产业格局问题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和就业市场中,大学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以服装设计等专业为例,大学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初衷是为了向社会输送服装设计师,但实际情况却与预期相差甚远。如今的服装企业对设计师的需求有限,一方面,大学不断培养出各专业的大量大学生,导致服装设计等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过剩;另一方面,企业的需求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使得这些大学生在就业时陷入尴尬境地。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家庭资源的支持,他们要么面临改行的抉择,要么可能直接陷入失业的困境。类似的情况在其他专业也屡见不鲜,这充分反映出大学职业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匹配问题。这种不匹配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也对社会的人才资源配置产生了不良影响。
2. 专业与现实问题
目前,许多专业都存在教学与现实脱节的现象。部分专业的专业课内容严重落后,甚至还在使用 90 年代的教材。这与当下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存在巨大差距,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对于 985/211 等重点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或许可以凭借学历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课落后的不足。然而,对于普通本科和大专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拿着相对不那么有竞争力的学历,若想凭借与现实脱节的技能去应聘,很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冷漠对待。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的脱节,使得大学生在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职场环境,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从而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3. 自视太高心态不佳
末流二本的毕业生中,有很多人是因为大学扩招才得以进入本科学习。然而,他们往往自视甚高,将自己视为精英。在求职过程中,他们既不甘心回到社会底层从事一些基础工作,又难以触及精英阶层的门槛,从而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这种心态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选择范围变得非常狭窄,大大增加了失业的风险。二本生就如同教育体系中的 “中间地带”,既没有大专生那样明确的一技之长,能够迅速适应某些特定岗位的需求;也不具备一本生和名校生那样被社会寄予厚望的精英潜质,在就业竞争中面临诸多困境。他们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导致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紧迫性
1. 个人与家庭层面
大学教育费用逐年攀升,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以甘肃一位母亲为例,她的孩子大学四年花费高达二十二万两千七百元,其中学费每年两万五千元,四年下来就是十万;往返机票费用、手机电脑费用、生活费以及其他开销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于底层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很多家长感叹 “这真供不起!”。
大学教育费用高,家庭对孩子的期望也大,然而大学生就业难却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失望和无奈。家庭为孩子的大学教育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希望孩子毕业后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改善家庭生活。但现实中,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甚至处于失业状态,这让家庭的期望落空。
大学生就业难还影响到婚姻与生育决策。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年轻人在面对结婚生子这一人生重要阶段时感到力不从心。组建家庭需要经济基础,抚养子女更是需要长期的物质保障。就业困难使得许多年轻人不得不推迟或放弃结婚生育的计划。例如,有调查显示,在就业压力下,很多大学生对婚姻和生育的意愿降低。他们认为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无法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2. 社会稳定层面
大量大学生长期失业可能产生不满和怨恨情绪,引发社会动荡,威胁社会和谐稳定和安全秩序。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群体,他们对社会有着较高的期望和诉求。当他们面临就业困难时,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和不公平感。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及时缓解和疏导,可能会在群体中蔓延,甚至引发极端行为。
从风险社会视域来看,大学生失业可能成为引发重大社会危机的导火线。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贫困加剧、世代积贫、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性失业以及就业歧视和就业腐败事件等,都极有可能引起个体非理性冲动,并与其他社会矛盾一起产生链式反应。当个体遭受失业带来的各种损失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偿时,失业大学生的负面情绪便开始滋长,他们会利用各种社交网络发泄情绪,当负面情绪积蓄到个体忍受极限时还会出现攻击性或极端自贬行为。同时,负面情绪或极端行为经过否定性传播后,在聚居群体和网络中会形成情绪感染和群体模仿,当群体负面情绪积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以群体非理性冲动的形式爆发出来,特别是当它与其他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会形成矛盾的聚合效应,极易发生多事件链式反应,这将使社会风险的演化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
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政府、高校和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共同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安全秩序。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措施
1. 政府层面
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出台促进就业政策,鼓励创业,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降低创业门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同时,提供就业培训和指导,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技能,了解就业市场动态,增强就业竞争力。此外,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领域等的投入,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合作,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政府可以通过给予政策优惠、奖励等方式,激励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尤其是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例如,合并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 16 - 24 岁登记失业青年的企业,可按每招用 1 人不超过 1500 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同时,延续实施国有企业增人增资政策,对按照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确定的工资总额难以满足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的国有企业,经同意可给予一次性增人增资,核增部分据实计入工资总额并作为下一年度工资总额预算基数。
2. 高校层面
高校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减少那些就业前景不佳的专业招生规模,增加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相关专业的设置。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高校可以增设相关专业或课程,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加强实践教学,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高校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际工作技能。同时,企业也可以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为高校提供实践教学资源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 个人层面
大学生自身要不断提升能力和素质,调整就业心态,树立正确职业观和价值观。在学好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根据学校要求或安排,毕业生可以通过选修或必修就业指导课程、参与学校组织的就业实习、技巧辅导、模拟招聘等活动,学习和了解相关职业的资料和信息,充分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全面提升就业能力。
大学生还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专业素质以及就业精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单指某项技能,而是包括知识结构、基本素质等多方面。在大学期间,要努力学习基础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自身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文明礼貌、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许多方面。
此外,大学生要了解就业政策和行情,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就业。掌握国家对不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规定,以及各地方政府为吸引优秀人才和调控人才流向出台的优惠政策,避免在择业时走弯路。
4. 社会层面
企业应树立正确人才观,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和广阔职业发展空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避免学历门槛、资历条件过高(超过岗位实际需要)等不合理规定,积极营造公平、清朗的就业环境,减轻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同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让员工看到在企业中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前景。
加强与高校合作,参与人才培养。企业可以与高校建立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实践教学资源。例如,建立先进制造业企业集群职称评审 “绿色通道”,赋予相关企业高层次人才举荐权,推动具备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企业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
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和支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一方面,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开展政策宣传、校园招聘、指导培训等活动。加密招聘频次,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地市每周至少举办一次专业性招聘、每月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招聘。强化数字赋能,推进线上线下一体服务,探索岗位发布、组织对接、面试洽谈等 “一站式” 在线服务,便利青年求职应聘。另一方面,支持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强化青年创业支持,构建创业信息发布、政策咨询、流程办理、孵化服务等全周期服务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保障青年灵活就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