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轮转,秋色连波
又是一年金秋时节
万物竞相收获,心灵也得沉淀
恰逢枫林尽染,秋风送爽
南苏院又给大家准备了全新的艺术惊喜!
👇👇👇
在这个充满诗意的秋日,南苏院诚挚邀请您走进由手工爱好者倾情打造的文创市集。在此,匠心与灵感相遇,每一位参与者都是用双手雕刻与钩织时光的艺术家,他们将自己的热情与心血倾注于各式文创与手作之中,带来无尽的创意与灵感。无论是闪耀着匠心独运的精巧饰品,还是细腻入微的纺织手作,每一件商品都承载着创作者的情感与故事,宛如秋日渐浓的斑斓色彩,层层叠叠,互相辉映。
文创集市时间:
10月5日 10:00-20:30
10月6日 10:00-16:30
文创集市地点:
常熟市菱塘北村5弄1号
文创与手作的制作不仅仅是一种兴趣,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感知和表达自我的方式。无论您是文创产品的爱好者,还是寻求灵感的艺术追随者,我们都期待在南苏院与您相聚,一起在这片艺术的花园中畅游。
盆景艺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拓印艺术则是复制留存前代书法及文献的瑰宝。为庆祝国庆75周年,由虞山文化产业党委和虞山街道文联主办,南苏院文创空间承办“虞山街道第三届盆景暨拓印艺术展”,以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2024年10月1日至10月7日
由虞山文化产业党委和虞山街道文联主办
南苏院文创空间承办
“盆载诗画,拓古传今”虞山艺术双年展
带你走入虞山历史与艺术的视觉盛宴
本次展览推陈出新,把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盆景以中小型精品为主,品种突出松、柏、竹、黄杨等常绿和挂果植物,以绿叶和硕果寓意祖国繁荣昌盛。拓印作品则穿越时空,从中可以窥见自汉唐至明清,历代文人不同风格的书艺及文化。有拓自兴福寺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有拓自剑门摩崖石刻的康熙御题“煙岚高旷”;有燕园主人张鸿、嘉荫堂主人庞北海、邑贤孙原湘、书法大家文徵明、宰相王鏊及赵宦光、赵古泥、吴荫培等著名书法家的作品。
作为苏派盆景的发祥地之一,虞山街道的盆景艺术源远流长,其代表风格最初为“六台三托一结顶”。清乾隆年间,在沈复《浮生六记》中就记述了“虞山客”携赠黄杨、翠柏盆景之雅事。清末,虞山脚下涌现了一批著名的盆景艺人,从这里走出去的朱子安,成为新中国苏派盆景的一代宗师。现在,虞山盆景与时俱进,在岭南风格的影响下,博取众长,兼收并蓄,注重师法自然,讲究诗情画意,形成了“以剪为主、以扎为辅”和“粗扎细剪”的造型技法。
盆景的造景匠人巧妙地将山水、树石、花草汇聚于小巧的盆器中,表现出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它们或曲折蜿蜒,或错落起伏,仅仅一脉枝叶,你便能感受到那言不尽意的文人清雅与自然生气,一眼,便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天地之间。
常熟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碑刻古迹亦是见证了地方历史的变迁与人文风貌的演变。常熟人张军作为资深碑刻传拓师,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直坚持梳理志稿,访古拍记,搜集拓印民间散落碑刻,累计撰写文章百余篇。曾多次在苏州、常熟两地举办摄影、拓片艺术展览。迄今为止,张军先生收集制作散落民间的古碑刻与摩崖石刻拓片已近千余份。
拓印,是将碑刻图像与文字通过纸张映现出来的一种保存历史的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技艺,更是历史文化传承中光辉的载体,而拓印师,则是这些历史遗存背后的守望者。张军先生以尊重历史的心态,极其细致的技艺,将碑刻的精髓一一转化为纸上的印记,与那些早已消逝的声音对话。每一次的拓印,都是一次不懈的追索,在平凡的纸张上唤醒了历史的灵魂。
张军
资深碑刻传拓师
常熟市“昆承英才”高层次人才
《常熟古桥》《虞山摩崖石刻》《印泉遗风—李根源摩崖石刻艺术•苏州》主编
漫步于盆栽造景与碑刻拓片之间,仿佛能感受到过往的岁月与历史,虞山深厚的文化积淀让人心生敬畏,其背后的“艺术家”经年不息的投入热情与对技艺的细致追求,也激发了我们对常熟这片土地更深的思考与热爱。常熟,这座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城市,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新的篇章。
叠翠流金,金秋时节,
钟灵毓秀,等你来寻。
来南苏院迎接秋天,
感受治愈的力量,
让历史与艺术浸润心灵,
让松弛感生活方式具象化!
地址:常熟市虞山街道菱塘北村5弄1号
联系人:阿蘇
预约热线:18936127626
长按识别
添加阿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