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由滁州广播电视台、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的“滁州古城行走·甲辰十二月令“文化研学游公益活动之”八月篇:金刚巷里忆名贤”启程。
滁州市文史专家、琅琊区关工委副主任、区政协原副主席徐茵担任本期主讲嘉宾,引领参与者穿梭于滁州古城的街巷之间,探寻历史的足迹,感受文化的魅力。
滁州卫遗址
穿越六百多年的时光隧道,踏足于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滁州卫遗址。这里,曾是明代洪武年间,滁州卫的辉煌所在,如今静默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站在滁州卫署的旧址之上,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音,在耳边轻轻响起。门前的这条古道,明代时唤作卫前巷,又名卫门口,是通往权力与守护的必经之路。1936年的滁州城图上,它被标注为“衙署街”,西起繁华的中心街,东至幽静的公管巷,见证了无数车水马龙与官来官往。
岁月流转,1949年后,衙署街并入文德街,但那份庄严与肃穆,依旧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想当年,滁州卫麾下5600人,不仅屯田养马,自给自足,更是滁州城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守护着上下水关与六座城门的安宁。
有明一朝,每年元旦与冬至,滁州卫都会精心挑选城濠中的乌背金鳞大鲫鱼,从最初的1400尾,逐年递增至6344尾,作为贡品送往南京,寓意着年年有余与对皇权的忠诚。
滁州广播电视小记者与滁州学院学生代表和各位老师一起朗读滁州当代作家郑心一的散文《瓦檐上的秋天》。
在水井巷旁,我们仿佛能听到郑心一先生笔下的旧时光回响。这里,因一口古井得名,青石板路虽已换成水泥,但历史的痕迹依旧。
巷口的老屋,青砖黑瓦,瓦檐上的瓦莲花在秋天里顽强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坚韧。而那位白铁匠老人,则是这条巷子的活化石,他的笑容和手艺,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水井巷,不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滁州人心中抹不去的记忆。让我们珍惜这份历史遗产,让水井巷的故事继续流传。
五一饭店,原名傅同兴,自1950年5月1日起,便以“五一”之名,镌刻在了滁州人的味蕾记忆中。这不仅仅是一家饭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
追溯往昔,傅同兴由民国时期的傅秉志先生创办,人称傅老四,因排行第四而得名。那时的沿街还是一片平房,而如今的五一饭店,已是1949年后重建的楼房,气派非凡。走进店内,第二进是忙碌的操作间和静谧的院子,再往后,一栋二层小楼静静伫立,那是曾经的雅座之地,达官贵人的聚会之所。
1936年,文化巨匠徐悲鸿、方令孺、盛成等人在游罢琅琊山后,曾在此小楼品尝到令人难忘的乌背金鳞大鲫鱼,赞不绝口。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抗战爆发,傅秉志先生无奈举家逃离,饭店也一度陷入困境,生意大不如前。
幸运的是,1950年,傅秉志先生将这份心血之作捐给了滁县工会。工会接手后,迅速组织了三名厨艺精湛的厨师,于同年5月1日正式开业,五一饭店由此诞生。从此,这家饭店便成为了滁州人心中的美食圣地。
岁月流转,五一饭店的小笼包、水晶包、馄饨、锅贴等特色美食,依旧保持着那份独特的味道,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品尝。这些经典菜肴,不仅承载着老一辈滁州人的美好回忆,也成为了新一代人探索城市文化、品味地道美食的必去之地。
在滁州的老街深处,藏着一家传奇老店——卞源昌。这不仅是扬州卞姓老板的商业帝国起点,更是那个时代洋油(煤油)贸易的缩影。
卞源昌,初为杂货铺,后因经销美孚公司洋油而声名鹊起。在那个电灯未普及的年代,煤油灯照亮了千家万户,也照亮了卞源昌的财富之路。美孚公司以其雄厚的资金、庞大的库存和宽松的购销期限,力压亚细亚、德士古等竞争对手,成为滁州洋油市场的霸主。
卞源昌的建筑,古色古香,两进院落,沿街商铺热闹非凡,后院则是老板一家的温馨居所。岁月流转,1950年代公私合营后,这里迎来了新的使命。一楼变身布店,继续着商业的繁荣;而其余房屋,则承载着滁县商业科的办公与职工宿舍的双重功能。
如今,虽时光荏苒,卞源昌的建筑略显斑驳,但那份古朴与精美依旧可寻。红砖墙与古建筑的混搭,虽显突兀,却也诉说着历史的变迁。站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能听见当年煤油灯下的窃窃私语,感受到那份属于卞源昌的独特韵味。
江源泰:瓷商世家,学术名门
在滁州古城的一隅,江源泰瓷号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这家由江姓老板创立,后由张姓外甥继承的瓷器店,不仅是滁州瓷器市场的翘楚,更是张家五子传奇故事的起点。
江源泰,三大门面气派非凡,店内瓷器琳琅满目,从粗犷的碗盘到精致的餐具,再到雅致的摆件,应有尽有。穿过店铺,是幽静的厢房与宽敞的院落,三层小楼矗立其中,既是生活的港湾,也是艺术的殿堂。
张家五子,个个才华横溢,其中老二张庆桢、老四张庆松更是名扬四海。张庆桢,法学博士,曾任国民政府要职,以正直敢言著称,其学术著作《中国法制史》影响深远。张庆松,医学博士,中国变态反应科学的奠基人,他不仅医术高超,更在关键时刻坚守科学底线,拒绝不实宣传。
民国时期开办的一个浴室,老板家住天王巷(今丰乐北巷),六一泉的六一两字取自欧阳修的号六一居士,泉是浴室名称特有的惯例,多用泉、池等与水有关的字。
时光荏苒,1960年代,六一泉浴室顺应时代更迭,更名为胜利浴室,但那份深植于老滁州人心中的“六一泉”记忆,却未曾淡去。房产证上,依旧镌刻着“六一泉”的名字,仿佛在低语着过往的故事。
随着清流街的改造,六一泉浴室虽已停用多年,其主体建筑也在岁月的侵蚀下坍塌破败,但迎街的那面墙,却如一位忠诚的守望者,依然屹立不倒,见证着城市的变迁。
为了留住这份珍贵的古城记忆,清流街改造时,特别借鉴了澳门圣保禄教堂前壁大三巴的保护方法,精心地将这面墙保留下来。如今,它不仅是六一泉浴室的历史见证,更是滁州古城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
金刚巷前诗韵回响
在金刚巷南端,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大学生和滁州广播电视小记者共同朗诵王禹偁《滁州官舍》。
滁州官舍(其二)
宋 王禹偁
失职金銮假一麾,琅琊山色绕城池。
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
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
公余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王禹偁,北宋著名文学家,醉翁亭景区二贤堂里和欧阳修并立的二贤之一,他先于欧阳修50年担任滁州知州。
今日诵其诗,纪念其诞辰1070周年,致敬先贤文学贡献。琅琊山色、诗意才情,穿越千年,依旧动人。
吴棠故居:晚清重臣的悠悠故园
吴棠,字棣华,号春亭,自幼家贫却矢志不渝,终以道光十五年举人身份步入仕途。他的一生,是勤勉与奉献的写照,从知县到封疆大吏,每一步都坚实有力。在滁州,他不仅是政声卓著的官员,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建书院、藏书万卷,与桐城派文人共襄盛举,为儒家学说的光大贡献良多。
走进修缮一新的吴棠故居,四进三院落的布局彰显着往昔的辉煌。虽然历经沧桑,部分建筑已不复存在,但现有的遗存依旧能让人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占地面积1352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米的故居内,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吴棠及其家族与滁州的不解之缘。
吴棠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体现在他晚年为滁州所做的种种努力上。无论是兴办团练抵御外敌,还是上疏朝廷为死难者请功,乃至捐资重建学堂与醉翁亭,都彰显了他对家乡深沉的爱。这份爱,如今在吴棠故居的每一个角落静静流淌,等待着每一位访客去感受、去品味。
滁州市第五小学的小朋友朗读:
滁人侯载之携眷归里赋此奉答
清 吴炳仁
晨夕望君归,共踏城西路。
琅琊列翠屏,西涧喧晚渡。
春风煮酿泉,秋雨醉菊圃。
永矢敦古欢,相过忘朝暮。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袁少厚先生书写吴棠诗:
顺庆道中寄内
清 吴棠
环滁山下旧荆扉,竟岁思量未拂衣。
一曲驪歌听不得,大江东去鹤南飞。
吴棠后人捐赠吴棠画像,市博物馆馆长陈磊馆长接受捐赠
吴棠后人捐赠吴氏世系表
朗读者协会朗读张之洞《滁山书堂歌》:
滁山书堂歌送吴仲宣尚书东归将寓滁州
清 张之洞
忽忆家园万牙籤,蛛丝蠹跡无人埽。
滁山深蔚滁泉香,中有尚书读书堂。
宋槧明钞四罗列,朱履白髮中徜徉。
不惜饼金购一轴,充栋都曾经手触。
“与古城亲密接触,让世界看见滁州”
滁州古城行走·甲辰十二月令
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滁州广播电视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