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本来想体验18元美容服务,结果却贷款1万多

科技   2024-10-17 15:14   广东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人们总希望能找到一些放松和提升自己的方式,比如去做个美容,享受一下片刻的宁静。
但有时候,美好的愿望却可能遭遇现实的“坑”。
这不,贵阳的小吴(花名)就经历了一场美容变贷款的惊魂记。
小吴原本只是想花个18元,去体验一下美容院的服务,毕竟这个价格听起来就像是白捡的便宜。
但当她踏入美容院的大门,一切就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体验的过程中,店员热情洋溢地跟她聊天,还让她帮忙完成一个点赞任务。
小吴想着也就举手之劳,于是毫不犹豫地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还有验证码。
可等她回到家,却意外发现手机上多了一个陌生的贷款小程序,里面赫然显示着一笔1万多的贷款!
这笔贷款竟然产生于一家名为“痘院长”的美容院。
小吴一下子懵了,自己明明只是去体验个18元的项目,怎么就背上了万元的贷款呢?
她赶紧跑到美容院想要撤销这笔贷款,但美容院却一口回绝了她的请求。
小吴心急如焚,但最终还是在美容院的劝说下,同意继续在美容院护理皮肤,想着或许能通过护理来抵消这笔贷款。
但经过了40多次的皮肤管理后,小吴却发现自己的皮肤反而越来越差,这让她彻底失望了。
面对小吴的质疑,“痘院长”皮肤管理中心的李店长却表现得十分淡定。
他坚称店里从来没有诱导消费的行为,一切都是小吴自愿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李店长还拿出了一张小吴亲笔签名过的收据,上面明确写着服务的内容和分期贷款金额。
但当小吴看到这份收据时,心里更加不是滋味了。她回忆起当时签字的时候,店员并没有明确告诉她这是贷款协议,只是让她在一堆文件上签字。小吴觉得,自己完全是被套路了。
据报道,有记者去关注此事,也注意到了贷款分期协议上的电子签名,提出希望看一看小吴手写签名的凭据。
但李店长却表示,因为店里资料太多,暂时无法找到。
这个回答让小吴更加坚定了要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权的决心。
这场美容变贷款的遭遇,让小吴深刻体会到了消费陷阱的可怕。
她提醒大家,在面对各种美容服务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被低价或者赠品所诱惑。
在签订任何协议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并了解协议的内容,避免掉入消费陷阱。
下面从我将从心理学角度来简单分析小吴遭遇的“18元美容体验变万元贷款”事件。

1、认知偏差与冲动决策

小吴最初被18元的低价所吸引,这体现了人类在面临低价或优惠时常见的“占便宜”心理。

在心理学中,这种心理现象往往与认知偏差有关,即人们在面对某些信息时,可能会因为过于关注某些方面(如价格优惠)而忽视其他更重要的信息(如潜在的风险或成本)。

这种认知偏差可能导致小吴在没有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潜在风险的情况下,就做出了决策,从而掉入了消费陷阱。

2. 社会压力与从众心理

在美容院中,店员可能利用了小吴的社交需求和从众心理。
通过提出“帮忙完成点赞任务”的请求,店员可能在无意中给小吴施加了一种社会压力,让她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忙。
从众心理也可能促使小吴在没有充分了解情况的情况下,就跟随店员的引导提供了个人信息和验证码。
3. 信任与防备心理失衡
在面对陌生人和新环境时,人们通常会保持一定的防备心理。
但在美容院这种看似友好和专业的环境中,小吴的防备心理可能得到了削弱。
她可能认为店员是专业的,因此值得信任。
这种信任与防备心理的失衡,可能使她在没有充分核实信息的情况下,就做出了决策。
4. 后果认知不足

小吴在签署贷款协议时,可能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行为的后果。

这可能与她对金融知识的缺乏有关,也可能与她对美容院服务的过度期待有关。

在心理学中,这种对后果认知不足的现象被称为“乐观偏差”,即人们往往过于乐观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未来的结果。

5. 情绪反应与应对

当小吴发现自己背上了万元的贷款时,她可能经历了震惊、愤怒和失望等强烈的情绪反应。
这些情绪反应可能促使她采取积极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权。
这一事件也可能对她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创伤,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恢复。
小吴遭遇的“18元美容体验变万元贷款”事件,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涉及了认知偏差、社会压力、信任与防备心理失衡、后果认知不足以及情绪反应等多个方面。这些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使她掉入了消费陷阱。
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应更加警惕这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

--END--

周四安好!

感谢你读到最后。

点个“”+“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往期推荐


90后程序员100万炒股,仅仅4天就亏损了32万


特朗普先生当了四年总统是赔了还是赚了?

爱开发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勇敢向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