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教授|把读书学习作为终身习惯

时事   2024-11-23 10:34   河北  


古人讲:“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句名言旨在强调人们安身立命应从学习开始,学习以读书为根本。正所谓“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读书学习历来都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人品官德的重要标准。今天,领导干部应该把读书学习作为终身习惯,做到好学乐学,学以修身、学以致用。

读书学习对领导干部来说,应该成为一种健康的精神追求、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孔子认为,人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本人就是好学、博学、善学的表率。有人问子路,您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子路一时不好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可以这么说,我的老师学习起来,忘了吃饭、忘了忧愁,孜孜不倦,连头发白了都不知道。孔子不但好学、博学,而且还主张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主张不要好为人师、不知强以为知。在孔子看来,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只学习不懂得思考就会惘然,只思考不学习就是空想,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外,孔子还主张快乐地学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一生都坚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态度,颜渊在评价孔子的道德文章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意思是说,抬头仰望,觉得很高;努力钻研,觉得很深;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好像在后面。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对今天的人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和启迪意义。

读书学习对领导干部来说,也是一种工作需要与责任担当。孔子的学生子夏讲“仕而优则学”,说的是要当个好官、称职的官,就得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执政本领。荀子也讲,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意思是说,学习不是为了当官,但要当个合格称职的官,就一定要学习。《荀子》全书的第一篇就是《劝学》。列宁曾在教育干部时说,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若不注重学习,就会落后于时代,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干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始终把读书学习与提高工作本领、提升政德修养紧密联系起来,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吸取精神食粮、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提高业务水平,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掌握工作规律、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形成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领导能力和特有的人格魅力。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曾有一项对60岁退休干部的调查,结果是72%的退休干部后悔在工作的几十年间没有抓住学习的机会,让时间白白流逝了。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热衷应酬、忙于事务,或者装点门面、走走形式,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有些党员干部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如果有人说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那么,三国时期孙权劝吕蒙读书的故事足以告诉他,时间是一点一点挤出来的。在孙权的劝告下,吕蒙不但开始读书,而且学识大有长进,让出身士族的名臣鲁肃都刮目相看。北宋名臣欧阳修身居要职、政务繁忙,但他坚持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点滴时间读书学习,经年不断,终成一代大家。还有人说自己年纪大了,没有时间学习了。那么,先秦时期晋平公“炳烛而学”的故事足以告诉他,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明代宋濂在《赠梁建中序》说:“乃溺於文辞,流荡忘返,不知老之将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任何一个人都不是生而知之,都是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学然后知不足,如果有人自恃先天条件好而忽视了后天的学习,就会像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泯然众人、一事无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古人对好学精神的凝练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责任担当,坚持终身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年8月9日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编辑:韩梓晔

审核:鲁丽华

长按二维码关注 定州行 定如意

扫一扫关注我们

更多新闻早知道

定州行 定如意
关注民生 服务发展 有温度 有高度 有力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