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增收不断档。近期,贺兰县各乡镇的温室大棚,种植户忙着采摘和日常管护,设施果蔬种植已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初春,室外依然寒风凛冽,但在贺兰县习岗镇新平村的草莓大棚内却温暖和煦,棚内翠绿的植株间点缀着一颗颗红艳艳的草莓,亟待采摘品尝。据种植户白珍香介绍,她和丈夫两人种有6栋温室大棚,全部用来种植畅销的巧克力草莓和奶油草莓,目前草莓也已经开始采摘。
“我们的草莓销售方式有零售也有批发,这段时间还不错,如果种得好的话,一个棚能挣两万多块钱。”种植户白珍香说道。新平村是贺兰县重要的设施农业基地,园区有2000多栋温棚,近年来,该村不断探索旅游采摘、休闲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目前形成以园区为主的樱桃、“北京七号”桃子、草莓以及蔬菜瓜果等种植模块,推广瓜菜新品类45个,拥有“吖美果果”“新平果蔬”等8个自主品牌。自进入冬季以来,除了草莓棚,新平村的蔬菜棚内同样藤蔓交织,已经成熟的西红柿晶莹剔透,挂满枝头。芹菜苗也是一茬接着一茬,不仅充分利用了棚内的空间,更是提高了温室大棚的产出效益。“现在西红柿也不留秧,直接一茬就下去了,下去一个月后,芹菜也就长这么高,再到4月份才上来,这样下来就能节省一个月的时间。”种植户高秀清说道。特色产业加速崛起、农业项目落地见效。去年7月,金贵镇银光村的续建项目设施温棚正式投入使用,整个冬天直至现在,满棚的芹菜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波光粼粼,处处透露着生机。贺兰县金贵镇银光村就业专干董锐琴介绍道:“我们采用智能温室技术来调控温湿度、光照等,这样我们的蔬菜产量也会更高,品质也会更优。通过经销商销往周边各地、各大商超市场,居民也能随时购买到价格优惠、品质优良的本地蔬菜。”不管是冬风凛冽,还是春寒料峭,贺兰县一座座温室大棚为本应“猫冬”的种植户奏响“冬闲”致富曲。近年来,贺兰县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通过打造日光温室,不断拓宽农业生产空间,让种植户实现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增收转变。沃土绵延,碧海无垠。随着温棚经济持续蓬勃发展,不仅为贺兰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让贺兰现代设施农业项目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