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https://finance.sina.cn/sa/2012-02-28/detail-ikftssan7344375.d.html
研究加大鼓励各类长期资金投资股票市场的政策措施。社保、年金、公积金和财政盈余等长期资金迎来入市机遇。
【2012年】
https://jingji.cntv.cn/20120220/116290.shtml
鼓励社保、年金、险资等机构增加资本市场投资比重,积极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2013年】
https://www.cs.com.cn/tzjj/jjdt/201302/t20130227_3876086.html
继续加快长期资金入市,险资投资权益资产的比例仅为10%,相比法规规定的20%还有较大增长空间。下一步将提高险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推动险资投资创业板。
【2014年】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679315.htm
发布新国九条,支持社保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投资,支持社保、年金、险资、境外长期资金逐步扩大资本市场投资范围和规模。
【2015年】
https://www.gov.cn/xinwen/2015-07/04/content_2890244.htm
养老保险基金权益投资占比30%,境外长期资金QFII额度从800亿扩大到1500亿,推动长期资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发展。
【2016年】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talk/2016-02-06/doc-ifxpfhzq2545852.shtml
社保基金条例草案通过,QFII额度松绑,长期资金入市迎利好。
【2017年】
http://www.zqrb.cn/stock/gupiaoyaowen/2017-07-27/A1501088175816.html
依法规范和拓展各类资金的入市渠道,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
【2018年】
https://www.yicai.com/news/100086419.html
鼓励险资、社保扩大入市规模,开展个人养老保险基金试点,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2019年】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3/26/content_5495757.htm
大力发展年金、健康和养老险业务,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2020年】
http://www.zqrb.cn/jrjg/insurance/2020-02-16/A1581861074621.html
中长期资金入市将加速,险资年内流入A股增量资金规模或达5000亿元。
【2021年】
https://www.cs.com.cn/xwzx/hg/202101/t20210104_6126929.html
年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提高10个百分点,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更多中长期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2022年】
http://www.csrc.gov.cn/csrc/c100028/c2093820/content.shtml
欢迎长期机构投资者增加持股比例。
【2023年】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31207/09d42a2e08ce29a466764c6765021af8.html
社保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股票类和权益类资产的最大投资比例分别可达40%与30%,长线资金入市有望再度扩容。
【2024年】
http://www.csrc.gov.cn/csrc/c100028/c7508981/content.shtml
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完善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推动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
长线资金入市的提法最早出现在2011年,从研究到落地到完善已经持续十几年,随手一搜就能找到对应的新闻。
期间沪深300上涨50%,年化3%。
如果长线资金入市是利好,那么过去十几年有无数个利好。
这个利好属于长线逻辑,好事慢慢磨的节奏,和短期涨跌没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