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部上映头一天排片只有0.1%,在网上几乎销声匿迹,比《隐入尘烟》还真实的电影

文摘   2024-11-11 07:10   海南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如果没看过这部电影,那真的很遗憾。

这部电影上映头一天排片只有0.1%,如今却连0.01%也没有了,这部电影在网络上几乎销声匿迹,想看都很难买到票。

电影名字满是希望,现实却有点绝望,这部为我们每个人发声的电影不应该就这样隐入尘烟。

电影中的主角危力是一个40岁的公司高管,他最近有点不大痛快,因为长期熬夜加班喝咖啡,他患上了肾结石,虽然很难受,他却不敢停下工作,因为他坚信不断的卷自己,一定能让得到越来越高的收入,所以他直接预定了一辆80万的豪车。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一天他开车回家的路上正在跟下属聊着工作,因为没注意到路口冲出来的一辆外卖电动车,把对方撞了。

好在事情并没有很糟,因为外卖员超速闯红灯在先,所以危力只要承担次要责任,可他还是不满意,因为他明明是正常行驶,凭什么不是外卖员全责呢?

所以他决定申诉,可申诉的时间长达30天,这意味着在这30天里责任不能认定、保险不能理赔。

这个时候外卖员的老婆徐晓霞落寞地坐在医院的角落里,想着在病床上奄奄一息老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时候,刚好在医院的律师冯源走到她身边,并决定帮助这个可怜的女人,律师却没有料到案子远比他想的要复杂的多。

除了危力的保险不能理赔之外,外卖员自己连五险一金都没有,也没有买任何商业保险,只有一个3块钱的意外保险,还是从他们的收入里扣的,还没法理赔。

因为这个3块钱的意外保险需要伤者自己出面办理,这对于重伤昏迷的外卖员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说白了就是外卖平台把外卖员当成了一批又一批随时牺牲的耗材,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他们把风险转移到了没有丝毫议价能力的骑手身上。

而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危力这边也有了新的麻烦。

危力就是被撞这个外卖员公司的高管,他就是设计外卖软件算法的人,也正是他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选择压缩外卖员的配送时间。

不知道他想起自己曾说过的那句:“外卖员的配送时间,能不能再压缩一下”,会不会后悔,当然,他现在也没法左右算法了,因为他被优化了。

下岗后,他不敢告诉老婆,每天早上都装模作样地去上班,实际上,出门之后不断的给曾经的同行打电话,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

慢慢的,他发现自己好像有点跟不上这个时代了,渐渐的,危力开始怀疑自己,他曾经是那么意气风发,超前消费、买车买房,以为美好的生活会永远存续下去。

他从来没有想过时代会骤然巨变,个人在时代洪流的面前,终究不过是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无论你是顶着烈日奔波在大街上卖苦力,还是吹着空调在高大的写字楼里做业务,突如其来的危机都可以顷刻间推翻你安稳的生活。

一天晚上,危力坐网约车回家的路上发现曾经给自己端咖啡的下属如今已经成了团队的领导,他怀着五味杂陈的心情给对方打完电话后,不由苦笑。

这时候,一直沉默的网约车司机打断了他的苦笑,对他说了一段话:
“不好意思啊,我可能有点冒昧,我儿子就在这个生活外卖跑外卖,半年前他的那个电动车着火了,把我儿子给炸死了,我儿子死了总得有一个说法吧,结果就他那个公司说这是电动车的问题,让我去找电动车的厂家,人家也不管,说是我儿子自己改装的车,不是他们的问题,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刚刚23岁”。

这一刻危力若有所思,一直以来,他对算法的执着对工作的骄傲,仿佛在这一刻被完全击碎。

身体不行、事业不顺,中年危机的拼图还剩最后一块——婚姻。

当所有麻烦都压在心头,怒火便一点就着,生活的糟心就像危力体内那颗肾结石让他隐隐作痛,别人看到了也只会轻描淡写的一句:尿不出来就算了,你得习惯身体里有个东西,习惯了就不难受了”。

可是真的能习惯吗?当优化的大刀劈向努力上进的危力,他能习惯吗?当老公的意外吞噬着老实本分的徐晓霞,她能习惯吗?当世间的不公冲击着怀抱善心的律师,他能习惯吗?当网约车司机的儿子在送外卖的途中意外身亡却得不到任何赔偿,他能习惯吗?

他们明明这么努力、善良、正直,到底是什么带给了他们如此的痛苦?

这部电影没有把矛头指向任何人,而是平等的扫描着每个阶层,它没有为了煽情而故弄玄虚,只让你感受生活的真实,这种真实也体现在他的拍摄手法上。

导演用的是16毫米的胶片,这是一种常用于新闻纪实的规格,它让电影呈现出了一种生活的粗粝感,导演希望我们看到的是生活里的社会。

与此同时也能听到生活里的声音,他会故意把一些虫鸣的声音、装修的声音、路上的车水马龙等杂音放到故事里,让你看的时候不自觉地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生活当中,这是这部电影独特的气质与美感。

除了真实,它也有隐喻,最大的隐喻就是男主危力这个名字,因为它的谐音就是阿瑟米勒的著名话剧《推销员之死》的男主“威利”。

在《推销员之死》中威利精明能干,他以为自己努力工作生活就会一直往好的方向走,坚信靠着自己的勤奋有朝一日可以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他以为哪怕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人生也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体育明星,可是到头来一切都化作泡影。

他辛苦工作数十年,非但没有成功最后还被解雇了,倾注极大希望的两个儿子也都一事无成。

《推销员之死》讲了一个美国梦破碎的故事,原来不是只要你努力就可以拥有美好的未来,这跟《充满希望的一天》真的很像。

他把生活的无力和无奈都撕开给你看,为什么还叫《充满希望的一天呢?因为只有戳破现实才能看到希望,享受过被虚假粉饰过的世界,这才是最大的绝望。

当你直面现实的残酷,敢于撕裂生活的伪装,你才具备了改变的力量。编剧汪海林老师说过一句话“世上有两种电影,一种是制造幻像,一种是揭示真相”。

《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就是揭示真相的电影,它不回避现实的矛盾也不制造虚假的矛盾。

电影的最后,律师改变了注意,他准备告外卖公司,因为他发现,正是外卖公司不合理的奖惩制度导致被撞外卖员要去超速和闯红灯。

危力对徐晓霞的解释:“如果你老公按照我们计算的路线,干这件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你相信我”。

徐晓霞的回答引人深思:“我没有你有文化,我没有你你说,难道我老公去找这个死吗”?

同样的,那个被电瓶炸死的外卖员为什么在之前要改装电动车?你没干过这行你不会知道,送餐路上会有很多阻碍,比如等红灯、等电梯,这些都是被算法压缩掉的,没有计算进去的时间。

算法更不会计算可怕的连锁反应,如果因为外界因素耽误了这一单,那后面的单子都会超时。

一单就这么点钱,一超时基本扣完了,不闯红灯能完成吗?算法不应该是冰冷的,它也应该照顾人性。

社会学家西佛曾有这样一个观点,算法不仅由理性的程序形成,还有制度、人类、交叉环境和在文化中的认识共同构成,算法的设计者在探索算法时,也该兼顾整个人类的发展。

从这点来说,《充满希望的一天》这部电影饱含着人文关怀。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地方,它对情感的克制。

我们看很多电影是不是都在看完电影的那一刻就把所有的情绪发泄了出来?看电影的过程中就已经哭过了笑过了,电影落幕走出影院什么都没带走。

而《充满希望的一天》是克制的,它的克制体现在没有用戏剧化的巧合和浓烈的背景音乐故意玩弄我们的情绪。

它全程没有背景音乐,只在最后一个画面才让音乐缓缓响起,好像一直积压的情绪在结尾的那一刻才缓缓释放,却没有释放彻底,让我们带着帐然若失的感觉离开电影院,带着对影片故事的回味走向真实的社会。

可是变化已然在心中悄然发生,当下一次你长时间没有拿到外卖,就算已经很饿了,你也不忍心给差评,会对他们多一丝体谅。

这个时候的你终于懂得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你明白了众生皆苦,我们都被困在算法里,不管你是谁,在什么阶层。

算法这个看似中立和公正的代名词,实际上冷漠无情剥夺人性温暖,把每一个骑手或者说每个劳动者都压缩成冰冷的数字和效率。

《充满希望的一天》想表达的矛盾不只是外卖员这个群体,也不只是资本与劳动者的对立那么简单,而是在时代的困境之网中,无人能幸免。

电影的最后,危力在意识到算法的可怕后,他终于觉醒了,他说出一句振聋发聩的金句:“你不能吃完橘子把皮一扔就算了,人不是橘子”。

《充满希望的一天》不只是献给努力生活的人们,更献给为了生活而奔波的我们。

兰因絮果1
(学习、广告合作可关注私信我,流量稳定价格公道)专注于对电视剧中的角色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成长轨迹以及演员的出色表现,我们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的分析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和评价角色的发展和表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