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三中全会定调延迟退休​,不看后悔!

文摘   2024-08-28 23:29   湖南  

随着中国步入中度老龄社会,退休年龄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以“自愿、弹性”为基本原则,稳妥有序地推进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这一决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21.1%,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当前,中国仍沿用1978年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红利削减等挑战,延迟退休已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自愿与弹性原则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表示,此次改革更加注重自愿性和灵活性,避免“一刀切”的做法。这意味着劳动者将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退休时间。具体而言,延迟退休方案可能包含以下元素:每年延长的退休年龄时间、领取全额养老金的条件、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限以及激励机制等,以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口继续工作。

渐进式改革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提出了“小步调整”的概念,即每年仅延迟几个月的退休时间,几年累积起来才增加一岁。例如,男职工退休年龄从60岁逐步提高到65岁,可以通过每年延迟三个月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既能达到目标,又不会造成太大的社会阻力。

郑秉文认为,这种渐进式改革对个人的退休安排、家庭生活以及隔代抚养等方面的影响较小。对于即将退休的人员来说,延迟退休的感觉被稀释了;而对于距离退休还有较长时间的年轻人来说,对心理预期的影响也不大。这种温和的改革方案,有助于减少社会的不安情绪,确保改革的平稳过渡。

国际经验借鉴

国际上,许多国家也面临着类似挑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德国从2021年开始每年延迟退休一个月,直至2029年实现67岁退休。日本则通过修订法律鼓励老年人工作到70岁。这些案例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弹性退休与养老金领取

在自愿与弹性原则下,退休时间的选择可能会与养老金领取挂钩,形成一种“奖惩机制”。比如,提前退休可能意味着较低的养老金水平,而延迟退休则可以获得更高的养老金。这样的机制旨在激励个人继续工作,同时也为养老金体系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

应对“35岁危机”

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需兼顾不同年龄段的需求。一方面,应确保不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要保障大龄从业者的就业权益。为此,有必要强化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大龄工作者的就业竞争力,并通过立法手段禁止年龄歧视。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建议,要落实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强化对大龄职工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还能确保劳动力市场的活力。

个人养老储备

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个人也需要提前规划养老事宜。除了依赖法定基本养老保险之外,还可以考虑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以及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储备。同时,提高金融素养,学会合理配置资产,以应对长寿时代的挑战。

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配套改革

为了支持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政策,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进行全面的配套改革。这包括但不限于:

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推进社会保险一体化改革,逐步缩小城乡、体制内外的差距,确保所有人都能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障。

优化养老金结构:加快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减少对单一养老金支柱的依赖,增强整个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提高养老金投资效率: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确保养老金的安全和增值。

扩大参保覆盖面: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鼓励更多人参与养老保险体系,提高参保率。

中国正在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延迟退休路径,既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又要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通过实施渐进式、自愿且具有弹性的改革方案,中国有望实现平稳过渡,确保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

面对未来的挑战,个人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包括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合理规划财务和养老储备,以及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迎接长寿时代的到来,享受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


人性探索之旅
专注职场提升及个人成长,陪你一起悄悄变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