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长津湖》里的经典台词,句句热血霸气,让人十分动容!
74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同在战场上挥洒热血的,还有上百个医疗队为中朝部队官兵治病疗伤。一支来自四川地区的抗美援朝志愿外科手术队,在时任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谢锡瑹为队长的带领下,当年首批赴朝,面对战场上的生死考验,他们奋勇当先,用生命护佑生命……
01
聪慧好学 立志从医
谢锡瑹年轻时与晚年时的照片
谢锡瑹,字荣达,1903年出生于四川省璧山县丁家镇(现重庆市璧山区丁家街道)。他自小聪慧好学,少年时便能将四书五经背诵如流,并立志学医以拯救天下苍生,后进入重庆求精中学读书,1921年考入湖南湘雅医学院攻读医学专业。
1928年,因时局动乱,湘雅医学院停办,谢锡瑹转入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继续学业。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毕业后即被保送北京协和医学院深造,专攻骨科与放射科。1934年,结束了漫长的求学生涯后,谢锡瑹进入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担任讲师,并兼任附属医院主治医师,自此开启了他的医师职业生涯。1939年至1941年,谢锡瑹先后前往北平协和医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研修放射诊断及骨科专业,获得骨科与放射专业博士学位,期间曾任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主治医师、华西协合大学仁济医院院长等职务。
02
兴医报国 保护同胞
1941年,谢锡瑹回国后出任华西协合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并兼任外科主任与医学院教授。时抗战正酣,他受命于危难之际,集行政、教学、医务于一身,尽力维持医院正常运转。1944年,他又承担起医学院院长之职,成为该院首任华人院长。是年,内迁的齐鲁大学、中央大学与华西协合大学一起举办联合医院,谢锡瑹继任院长,直至抗战结束。
1945年日本投降后,陪都重庆各机关纷纷东迁,设在沙坪坝高滩岩的原中央医院(现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亦撤返南京。时任四川省卫生处处长的陈志潜“三顾茅庐”诚邀谢锡瑹共同前往重庆接管该院,谢锡瑹欣然应允。接管后,陈志潜兼任该院院长,因其公务繁忙,医院事务基本上由副院长谢锡瑹主持。他整日劳心劳力、勤于院务,使中央医院在很短时间内开业门诊,并逐渐有了起色。为了方便老百姓就医,在谢锡瑹的努力下,医院还相继开设了飞来寺、磁器口门诊部,创办了护士学校及医疗器械修配厂等机构,培养了一大批护士和技士。同时,为了支持和配合重庆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实践,他还创办了沙坪坝医院。
谢锡瑹的亲笔公函及上级复函
作为一名无党派的爱国人士,谢锡瑹一直非常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由于目睹国民党的贪污腐败,加上多年坚持订阅《新华日报》,他在思想上逐渐趋于进步,理解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他在中央医院任职期间,正值解放战争时期,时局非常动荡混乱。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谢锡瑹不顾个人安危,接纳进步人士夏雨、崔风安顿在自己家中,以躲避敌人的搜捕和迫害。此外,曾在他家避过难的还有原中央医院的进步人士周进容、谭国容以及一些后来去了延安的进步同志,均得到了谢锡瑹的悉心照料和保护。
03
身先士卒 两度赴朝
外科手术队成员合影(前排左二为谢锡瑹)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谢锡瑹和华西校友杨振华医师一道,组建了以骨科和胸外科医师为主的四川抗美援朝志愿外科手术队,入编命名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工作委员会国际医防服务队12队”,于1953年首批入朝,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4兵站医院,在最前线的上甘岭地区与志愿军共同浴血奋战。
1953年1月18日,四川日报头版报道“谢锡瑹等赴朝服务”。
医疗队在战场最前沿的上甘岭地区
谢锡瑹带领医疗队员入朝后,立即投入对重伤病员的抢救、手术等。枪林弹雨的战场在哪里、志愿军伤病员在哪里,医疗队就出现在哪里……每天除了前往战场接收伤员回基地医院,做好伤员的紧急救护和必要的手术外,医疗队还要向后方转运经过初步处理的伤员。“战火纷飞的年代,做手术和运送伤员都是在闯烽火线”。谢锡瑹带领医护人员一边做手术,一边还要躲避随时可能到来的空袭轰炸;在转移伤员的过程中,也需要随时注意躲避空袭,并要扑救沿途的火情。
医疗队部分成员合影(前排左起:谢锡瑹,杨振华)。
谢锡瑹(右一)与杨振华在第14兵站医院雪地
据《抗美援朝前线兵站医院纪实》书中记载,第14兵站医院医生耿富云、于霖降曾这样回忆道:“队长谢锡瑹、副队长杨振华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技术,让兵站医护人员大开眼界;医疗队作风严谨、工作热情高,常常一夜要做多台手术,一站就是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医疗队的到来使第14兵站医院的医疗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兵站医院虽屡遭轰炸,工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仍坚强地屹立在志愿军阵地后方。医疗队边工作边教学,任务十分紧张繁重,最终谢锡瑹因劳累过度导致高血压突发,不得不回国接受治疗。
谢锡瑹带领医疗队组织战伤救护及指导培训工作
待病情稍有好转后,谢锡瑹随即申请二次入朝,并在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基地医院担任骨科战伤教学工作,还时常回到第14兵站医院做伤员救治指导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他与同事采取“师带徒”的办法,着重于学员的实际操作训练,探索出一套使学员短期成才的教学方法,使兵站医院的医疗效率得到快速提升。
1953年8月,抗美援朝国际医疗队队长会议合影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谢锡瑹、杨振华作为优秀援朝卫生工作者应邀前往朝鲜开城访问。在访问过程中的经验交流会上,谢锡瑹作了“志愿军医疗工作的优越技术和操作技能”的报告,备受与会者赞扬。1953年8月,抗美援朝国际医疗队召开全体医疗队队长会议,谢锡瑹、杨振华出席会议。1954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召开“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年卫生工作总结大会”,谢锡瑹、杨振华又代表四川外科手术队参加大会。据官方统计,谢锡瑹带领的医疗队在朝期间共收治伤员10620余人,其中手术治疗432人,挽救垂危病人150人。他撰写的论文《兵站医院处理骨折伤员》广受同行好评,被志愿军总部记三等功。
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年卫生工作总结大会
04
医术精湛 守正创新
1954年2月,谢锡瑹离朝回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医务工作与医学研究中。作为政府评定的国家一级骨科专家,谢锡瑹治学严谨、善攻难关,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斜颈、小儿麻痹后遗症畸形等疾病苦心钻研多年,开展了一系列新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是较早在西南地区开展这类疾病手术治疗的先驱之一。1957年,谢锡瑹率先主导开展了骨结核脊柱融合术、病灶清除术,不仅缩短了疗程,还大大提高了疗效。在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他在骨科界极力推广小夹板治疗骨折,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谢锡瑹十分注重将临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所著的《骨髓炎之治疗》《矫形外科手术图谱》等论文及译作,在当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此外,他还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先后开办过一个较高层次的骨科专修班,创办了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专业骨干。
谢锡瑹所著的《矫形外科手术图谱》(1976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05
志同道合 言传身教
谢锡瑹的妻子乐以成是雅安芦山人,16岁时女扮男装只身出逃成都求学,后考入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成为该院有史以来第一名女大学生,也是四川省第一个女博士、首个医学博士,同时还获得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作为妇产科专家,乐以成在全国妇产科学领域享有崇高威望,在该领域素有“北有林巧稚,南有乐以成”的美誉。
乐以成年轻时与晚年时的照片
1949年建国后,谢锡瑹对当时远在英国进修的乐以成多次去信,期盼她早日学成归来为人民服务。丈夫的敦促加上新中国成立消息的鼓舞,一心希望回国为同胞姐妹解除疾病痛苦的乐以成,谢绝了包括可以全家移民的一切优厚待遇,决心回来报效祖国。归国后,两人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潜心钻研,在业务管理工作中互相激励支持,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谢锡瑹、乐以成伉俪
谢锡瑹、乐以成夫妇共育有3个子女,在父母的谆谆教导与“克己修身,孝悌行善”家风传承下,他们均被培养成华西医科大学的优秀医学生,像父母一样行医任教,各自在专业领域成绩斐然。女儿谢蜀祥教授,为人朴实、淡薄功名,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她,每每回忆起父母,仍对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家教记忆犹新:“……在工作中(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不容许出一点点差错,出错会毫不留情被训斥。”
20世纪50年代,乐以成(中排左四)与科室同事合影。一排左二为谢蜀祥。
谢锡瑹晚年因高血压、脑血栓卧床10余年,直至弥留之际,他还不忘自己的入党申请书,并嘱咐家人不要追究他曾多次借钱给医院困难职工的事情,令人十分唏嘘感动。
医以济世,术贵乎精。从旧中国到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百废待兴,无论条件多么艰苦,谢锡瑹始终坚守着医者初心,践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历经洗礼,报效祖国,诠释了身为医者的责任与担当,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从医追梦人。
供稿:璧山区纪委监委 璧山区中医院纪委
责编:周 敏 徐 杨
编辑:王美平
校对:周 琪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