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应急管理快讯
【2025年第 46 期】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乡街安全风险智防提升创新应用
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是应急管理的最前沿,其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关乎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城市运行安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历经40年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密集,功能复杂。微小商户数量激增,目前共有3096家,分布在五个乡街,点多面广,监管难度大。为解决微小商户监管难题,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致力于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从人防、技防向智防转变,搭建了“泰盛安管”智慧平台、重塑体制机制、构建大数据库,形成闭环管理,保障民众安全。该平台2024年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单位参加了国家应急部组织的优秀案例评选,2025年工信和应急管理局将探索依托应急管理部“久安大模型”与国家应急部、省应急厅开展联合共建,进一步深化该智慧应急创新应用试点建设。
一、经验做法
(一)推行“一户一档”
区安委办牵头,组织乡街对微小商户进行全面走访,建立包含单位法人、经营性质、消防安全等信息的“户籍化”档案,明确监管责任人,确保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全区已建档微小商户3000余家。
(二)开发“数智平台”监管
自主开发“泰盛安管”平台,集成多项功能,将全区微小商户纳入管理,应用GIS技术实现全面掌控。编制安管人员、网格员及商户自查清单,导入平台系统,形成检查“明白卡”。平台提供安全知识学习、隐患排查整改等功能,根据排查整改情况生成安全信用积分,形成社会监督体系。目前,全区190名基层管理人员和3096家商户使用此平台。
(三)建立“数据中心”监管
依托“泰盛安管”平台,建立专项数据库,涵盖法律法规、风险点辨识等内容。录制课件库,精准推送安全培训资料,促进人员掌握安全知识和排查方法。政府部门根据大数据分析实施分级分类管控,确定检查频次和方式,实现精准
(四)贯通“协同机制”监管
强化区级统筹监管,制定相关机制和管理规定,明确微小商户安全责任。搭建“双线四级”架构体系,形成三位一体网络监管新模式。坚持“全覆盖、零容忍”原则,结合“一户一档”工作,推动风险隐患清仓见底。建立销号管理制度,实行闭环管理,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隐患,责令改正并报告相关部门,协同整改。2024年以来,全区共检查微小商户8000余家次,发现并完成整改隐患500余条。
二、工作成效
(一)安全事故发生率下降
依托“一户一档”,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对微小商户开展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建立问题台账,督促整改。定期“回头看”,联合相关部门推动问题清零,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
(二)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
“泰盛安管”平台针对微小商户特点,设置应用场景,实现全域动态监管。平台提醒网格员及时处理报警信息,跟踪处置状态,提升监管效率。有效解决了基层监管力量不足、处置效率低下等问题,促进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三)责任落实直达神经末梢
通过实施“一户一档”“数智平台”“数据中心”“重塑机制”等监管措施,深化“乡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厘清微小商户安全监管责任,解决了信息不畅、各自为战等问题。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队伍协同作战,构建了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切实打通了微小商户安全监管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不仅提升了监管效率,也为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