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知青岁月:李陕西
铜川知青,一代人摸不去的记忆,他们用真诚、善良和勤劳书写自己人生的坎坷生活故事。
作者:杨培慧
从泥泞的田野当知青,到返城进钢铁厂当工人到走进律师事务所,这条路有多长?当人们在惊讶尖叫声中赞赏时,他却认为这只是人生平淡之事。坚实的脚印,能在人走楼空曲尽散后,在人生路上留有余味,绝对需要的不是一般的魅力。他出版的四本日记,勾画了从童年到下乡到返城当工人、下海当律师的人生白描……
祖祖辈辈务农,大饥灾年代,他的爷爷从陕西蓝田县逃荒,到陕西省渭南县拉长工为生。其父1945年因躲壮丁逃到铜川市山中下煤窑,解放后任科长职位直至退休。李陕西生于父亲供职的铜川李家塔煤矿,从小因爱看书写诗,成绩一直优良,立志当一名作家。
△李陕西当知青照
1968年10月18日,李陕西下乡在铜川市红土公社太和寺大队前河沟小队。1970年参加马杓沟水库修建,当知青时就被抽调到公社连队、水库文艺宣传队当编剧。1971年招工到铜川市钢铁厂,挖铁矿挑过石头,后因有写作特长调厂政工组,并在厂文艺宣传队任编剧。1975年调到铜川市水泥厂当过工人、车间统计员、人民.调解员。这期间,他坚持练笔。白天上班,夜晚写作,也曾发表过多篇散文、诗歌、小小说、戏剧等作品……
80年代初,国企改制,本来做着作家梦的他,因意外而介入了工友之母系摘帽地主、对1950年土地改革时出租陶瓷砖窑产权索还一案而步入了法律之路。他用两年时间上下几次诉讼终致胜诉,还获得了报酬。此事使李陕西感到搞法律事务实在,文学过于虚幻,就弃笔学了法律,立志要当一名律师。当律师要文凭,他到处寻购法律书籍,用了五年时间自学,1990年拿到自学高考毕业证,1992年又考取了.律师资格证。1993年,他与杨凤山等三人成立铜川市新经济律师事务所(后更名为陕西新虹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法务工作。
1997年,他辞职下海进入陕西天地行律师事务所。从1993年起算,这一干至今就是三十一年!办了约三千多件案件,足迹遍及全中国。律师工作不比其它行业,必须踏踏实实工作起码五年,方可在司法界得到认可。律师除了熟悉法律条文和重于取证、文字功夫必须过硬、有口才善辩等硬件外,还须有社会经验,善于归纳,策划,更要有吃苦精神,脑勤手勤腿勤口勤。律师服务案件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包括文字不允许出现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他说:自己曾因一案,对方把逗号写成句号而败诉。要严谨、守时、重承诺。在办理刑事案民事案中,要据力取证,克服主观性片面性。李陕西用高尚的人格修养公正办案,维护法律正义 ,曾被评为省、市优秀律师。
回顾一生走过的路,面对起伏的人生,李陕西艰难的实现了双向选择。这位律师在工余时间出版的四本原始日记,仿佛飘渺的“气场”,挑动你纤细的神经,也使他迈入了作家行列。阅看他所写之书,油然生出怀旧之感,让我恍恍然似又走进了文革,走进了知青时代,走进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从作家梦的实现到走向律师这个社会舞台的经历,使他的人生生活显得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用淡定的心,写着往事,从容不迫,是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写照。
来源:草根茶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特别说明:平台分享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联系删除!
关注铜川大视野,走铜川观天下
铜川大视野(原:E铜网铜川新媒体平台) 由铜川方舟创办于2012年,2015年微信公众平台正式运行。2020年2月E铜网更名为铜川大视野。以铜川城市为主, 记录城市的发展与未来。原创与转载并行,文章发布 推广平台 无稿酬 原创请附真实姓名,在其他微信平台已发文章请勿再投 ,转载文章也是为学习知识、传播文化为目的,原创及转载视频、图片、文字不代表网站立场, 如有侵权 ,请在文章后留言,将会在最短时间与您联系、处理, 并请包涵, 欢迎铜川企业在此作广告宣传,一起为铜川加油 ,有意者可留言联系来稿方式:邮箱投稿地址:328386802@qq.com
微信:tongchuanfangzhou 网名:铜川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