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草莓只在冬天上市

文化   2025-01-17 17:52   广东  

‍‍

本文转自浪潮工作室

作者 | 九卿 阿惫



如果你没赶上去年“冬天的第一口草莓”,趁着冬春之交,这最后一波可不能错过了。


水灵灵红彤彤的大草莓好看又好吃,怪不得在欧洲有着“水果皇后”的美誉。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我们现在冬天爱吃的草莓,其实不是属于冬季的水果。



你冬天爱吃的草莓

其实成熟于春夏之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草莓成了冬天的水果。


一走进蔬果市场、水果店里,草莓绝对不会缺席,作为冬季销售必备,老板们给足了排面;此外它们还是甜品店的常驻热门草莓蛋糕、草莓挞、草莓饮品等各类“莓莓”产品也被商家贴上了“冬日限定”的标签。


小灯笼一样的草莓散发着自然的清香,咬一口汁水四溢,哪怕是冬天也有人会放在冰箱里冰一会再吃更是清凉可口、沁人心脾。


为什么现在冬季专属的草莓,以前好像只有夏天才能吃到?


实际上,自然条件下草莓本身就应该是夏季时令成熟的水果。


虽然草莓的适应温度范围比较广,温暖、冷凉的环境它都喜欢,且不同的草莓品种最适宜的温度有差异。但总体上,超过30℃和低于10℃会抑制草莓的生长。


露地栽培下(露地栽培即不搭蓬、不覆盖地膜等最原始的种植方式),中国的草莓从南到北的成熟时间是四月下旬到六月上旬。所以在中国,草莓如果自然生长,大约是在春夏之交成熟,然后来到大家手里。


冬天,几乎每个甜品店里都会推出草莓可颂等草莓甜品 / pixabay


中国是野生草莓的起源地之一。中国早在15世纪前已开始栽培野生草莓,不过中国原有的几种草莓,个头小,味道也比较酸。


我们现在吃的草莓其实有许多是外来引进品种。据文献记载,大果型草莓最早是20世纪初(1915年)从莫斯科引入中国的。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草莓仅在少数大城市市郊零星栽培,没有形成商品化栽培。


建国初,中国从前苏联、东欧引入一批草莓品种,此后的二十多年草莓种植进入缓慢波折发展的阶段,50-70年代栽培形式为露地,面积小,产量很低。


1978年,全国栽培面积也不过300亩左右,全国总产量不足2000吨。


那时候草莓简直就是奢侈品,别说冬天吃草莓了,夏天吃到点草莓都费劲。


直到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草莓生产才真正受到重视。


野草莓的果实个头很小,形状像一个小球 / pixabay


我们从欧美、日本、匈牙利等地区引进了许多新的优良品种,这些进口品种都成为了主栽品种,像现在市场上热卖的“章姬”“丰香”“女峰”等品种都是当时引进的。


栽培形式也转为露地与多种保护地形式并存;同时也进行了多种新型技术的探索,比如适合不同气候条件的基因品种……总之,草莓成为中国果树生产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树种之一,全国都开始了商品化发展。


1980年全国草莓面积就是1978年的两倍不止,产量多了50%以上;1998年总面积已达到5.8万亩,总产量70余万吨。


多地种植加上多样的栽培方式,中国还有南北差异巨大的自然基础,草莓供应时间大大拉长。21世纪初,草莓鲜果供应期延长到6~8个月,半年以上都有草莓在售卖。


露天栽培下,草莓一般在4-6月会开出白色的小花 / pixabay


如今,冬天吃到草莓已经是稀疏平常的事,甚至冬季采摘草莓都成了很有人气的娱乐活动。


具体是怎样的栽培方式和技术改良,让现在我们在寒冷沉沉的冬天,也能吃的上大颗娇艳的草莓?



草莓,怎么从夏果变成了冬果

草莓的供应期延长,其中的一大功臣就是温室技术的发展。


从最开始的地膜覆盖,到小拱棚,再到中、大拱棚,然后再到塑料大棚(南方为主)和日光温室(北方为主),中国的栽培形式逐渐多样化。


改革开放初期,同样也是草莓大发展的初期,温室技术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和吸收,中国本土的温室技术大幅度提高。


此后的几年,温室技术飞速发展。21世纪初期,中国的温室已经达到了现代化水平,功能齐全多样。


温室功能,也从最初的“原始型温室,如暖窑、塑料薄膜、小型拱棚等,变成以塑料大中拱棚、日光温室为代表的改良型温室,再到以玻璃连栋温室为例的发展型温室。


现在有的温室运用到前沿技术,甚至有能集合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和农业信息感知技术的智能型温室。它们让农业打破地域和时间的桎梏,冬天种夏果,北方种南果,同时产量大大提高。


温室能让原本成熟在春夏之交的草莓在冬天也正常生长 / pixabay


从普及过程来说,中国在70年代后期温室大棚开始逐渐普及。80年代初的规模仍然比较小,仅有6200亩。但是从2006-2016年间,中国温室大棚扩张规模超过一倍,截止2018年,大棚用地总规模达到了139万亩以上。


全球温室大棚面积在过去20年中增加了近5倍,中国占总面积的50%左右。不过,仅中国内部而言,东部发达地区普及程度优于西北部欠发达地区。


那么,温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怎样的技术升级呢?


比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节能型日光温室的技术彼时就能通过调整建筑结构,反复实践测验采光屋面(大多数就是塑料薄膜)的形状、坡度、高度和跨度等,尽可能增加透光性能。


除了“有光”,还得“保热”。要尽可能地把白天积累的太阳能保存在室内,所以彼时已经在温室的墙体方面做了文章。彼时采用夹心三明治一样结构的“异质复合墙体”,外侧的材料导热能力比较差;里面那层,要用吸热、蓄热能力较好的材料;中间的“夹心”是隔热层。这样一套操作下来就起到了良好的墙体保温的作用。


温室大棚用白色塑料膜能更好地增加透光性 / pixabay


经过发展,目前的节能型温室又更新了采光和蓄热的技术。比如现在的采光技术,温室的光照倾角不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根据太阳的不同角度随时调整;蓄热技术更是多种多样:比如采用空气循环、水循环、卵石作为载体蓄热,还会用热泵进行蓄热,或者组合方式。


除了温室,大棚的保温工作还包括一些类似“盖被子”的操作。比如覆盖地膜,或者用草苫或棉被盖棚。给草莓创造更温暖的条件其实和妈妈给孩子穿秋裤差不多,只是不穿在草莓自己“身上”。


同样和妈妈让你穿秋裤相似的是,草莓种植者也在气温还没有很冷的时候,就赶紧给草莓做好保暖了。


比如根据北京市的《草莓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10月中下旬,外界最低气温降到8℃~10℃时,种植者就需要将棚膜覆盖上。而天津市,该标准规定外界最低气温低于15℃时即需要覆盖棚膜。


除了”添衣“,种植者还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燃烧煤炉,或者加暖气、电加热来给草莓也加点“暖气”。


但想要创造这种反季节的生长条件,可不是仅仅把任意的草莓苗放在准备好的温室里这么简单。


从品种来讲,温室栽培的草莓就得“因教施材”。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温室草莓通常要抗病性强、耐低温、抗寒能力好的品种,比如市面上常见的甜宝、红颜、甜查理草莓等。品种选不对,万一环境条件没控制好,草莓苗抵抗不了,蔫了坏了也是得不偿失。


这么看下来,草莓可真是个娇滴滴的水果,温室栽培可真不简单。


但草莓的娇气可不止在生长过程中,我们都知道采摘之后的草莓也是碰不得磕不得,“一压就烂、一挤就坏”说的就是草莓小公主。


所以现在草莓包装大多都做了减震、缓冲处理,用泡沫网套套上果实或用带穴的盒子把草莓隔开,都能帮助草莓在运输过程中减少外力的损伤。


草莓用泡沫网套上并放入带穴的盒子里能够减少磕碰 / 淘宝


就算没有磕碰,即使是在冬天,如果运输太慢也没两天就坏了。


好在这几年,中国草莓贮藏运输保鲜产业的有所发展,物流越来越快,新鲜草莓的远途运输也不在话下。中国目前有许多冷链物流体系,这些体系可以保证农户48小时以内把水果产品送到消费者后上。


另外,当前的草莓保鲜技术也已经十分发达,冷冻保鲜、化学保鲜、气调冷藏车等都能延长草莓的保鲜期,让我们吃到更新鲜的草莓。果然技术便利生活,是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但俗话说技术也是有两面性的,自然也会有人产生怀疑:这又大又甜的冬季草莓,是不是打了膨大剂?还是喷了好多农药?



反季节草莓,可以放心吃

其实不必担心,反季节栽培的草莓也很安全。


首先,个头大的草莓也不一定是打了膨大剂。其实好多草莓个头大是天生的,是由草莓的品种决定的。


举例来讲,我们常吃的“章姬”、“甜查理”等品种平均单果重量分别是23、21克,而相比之下,白草莓“白雪公主”、粉白草莓“桃熏”的单果重才13、15克。这么一对比就可以看出来有的品种天生就是大个头,可不是打了膨大剂。


白雪公主草莓“莓如其名”全身雪白 / 淘宝


而且打膨大剂本身对于果农来说也得不偿失,膨大剂会让草莓含水量增加、果皮变薄、口味变差,也不利于储存和销售。


退一步说,目前膨大剂也被证明只对植物起作用,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害处的。

关于农药问题,也不必担忧。随着育苗技术的改进,草莓苗的适应性也越来越强,生长过程中草莓苗抗性强、虫害少,基本不需要打农药。


即使打了农药,有少许农药残留,大多也在安全范围内。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同的农药对于不同水果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某种杀虫剂,草莓的药量残留必须低于每千克0.02毫克;对于某种杀菌剂,草莓中的该数值低于每千克0.3毫克,标准都极其严苛。中国草莓种植业现在已经规模化,也越来越规范,所以市面上绝大多数草莓都是安全的。


如果你还不放心,草莓买回来后还可以再好好清洗一番。


这里建议大家先用清水连续冲洗把表面的污染物去除,然后可以加些小苏打浸泡一下。小苏打溶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农药残留,比只用清水的清洗效果要更好。


另外我们在购买时也可以通过仔细挑选选择相对更新鲜安全的草莓。


根据农业部的划分,草莓等级规格可以分为二级、一级、特级,标准依次递升。


但无论是哪一级,都应满足:完好、无腐烂和变质、洁净,无可见异物、外观新鲜,成熟、无害虫和虫伤、无异味、无异常外部水分这些基本要求。而且一般来讲,草莓表面所着红色越多,就代表草莓越熟。


可以说作为一个“合格”的草莓,应该满足以上条件,大家可以根据这些最基本的要求“望闻问切”来挑选草莓。


从品种上来挑选,如果你更喜欢吃甜一点的,更推荐大家买“章姬”、“初恋情人”等草莓,这些品种甜度更高;如果喜欢吃酸甜口的,那可以考虑甜查理、217等品种。


这些操作和甄选下来,可以说真的不用再担心草莓的安全啦,赶紧趁着草莓季的尾声,放宽心吃吧。




推荐阅读

哪家店的纸吸管最难用,看完再也不想喝奶茶了

为什么超市卖的鸡蛋上没有屎

我们暴力测评了17张手机膜,真不是越贵越好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点击名片关注,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END-



值班编辑 | 吴擎

排版 | 阿车





点击图片 即刻报名(广告)





南风窗原创短视频·

  小羊快评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Wang838645293


2025年「来」日历
点击图片,把「来」带回家(广告)


南风窗
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