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没关注《园野手记》吗?
点击上面的蓝字,
Bingo,现在你关注了。
张奇志的手机相册里有很多树,比如这三棵——
![]()
他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眼前的场景——
![]()
![]()
![]()
在他设计施工的庭院作品——《雲栖▪松庭》中,这处场景被命名为“问松”。这是造园师张奇志历时两年打磨的心血之作,他用了一年时间寻找灵感,半年设计定稿,最后的四个多月,他在业主小区的周边租了间房子,找树、选材、制作、施工,一路亲历指导。
![]()
寻石
![]()
觅树
![]()
挖池
![]()
搭建
![]()
进场
![]()
栽树
![]()
![]()
成景
这处以假山的两面衔接的场景,分别叫做“拜松”与“听泉”。
在这座600余方的庭院内,种了11棵松树,加上鸡爪槭、羽毛枫、红枫、茶梅、杜鹃、桂花,共21棵。
从进门开始,“访松”、“问松”、“拜松”、“听泉”、“朝月”,五个章节,讲述了业主爱树、品树及庭院生活的场景与故事。
![]()
![]()
![]()
![]()
![]()
![]()
在与业主深入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并了解业主内心的精神需求,由此选择主题,将精神需求与功能需求结合,打造人与树、人与景的互动,不露痕迹地讲述一个个场景下的故事线。在张奇志过往设计的庭院作品中,听到业主反馈最多的两个字是——“感动”。
![]()
张奇志生于四川乐山,青年时师从名师贺淦荪学习盆景,后做园林工程,善做假山、最懂植物,三十多岁来到绍兴,在这座水乡古镇工作生活了近三十年。我没办法用一篇文章来讲述这个庭院打造中的种种难点、设计的巧思和施工的技巧,我只想说,这是一位用自己所有情感、文化积淀和热情来造园的造园师!
![]()
欢迎添加张奇志老师的个人微信
延伸阅读:
《被一座庭院惊艳了!》
《张奇志:一生痴绝处 月色满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