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的忧心事烦心事,人大代表和检察机关共同牵挂——
探寻新就业形态
劳动者权益保障“最优解”
1000余万外卖骑手、1500余万网络主播、700余万网约车司机……这一串庞大数据的背后连接的是一个个新就业形态群体。
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新就业形态”,到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氛围越来越浓。
当前,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他们以灵活就业为主,工作在“云”上、在路上,穿行在城市空间中,构成了别样的风景。但是,劳动关系难以确定、传统社会保障体系不匹配等问题,又让他们成为“困在系统里”的特殊群体。
如何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让新就业形态有序健康发展?这是近年来全国两会最受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的一道新课题。记者近期走访多地,采访了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大代表和检察官,共同探寻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最优解”。
“代表建议+检察建议”:
迎着风的人跑出暖滋味
夜空如染墨,繁星似玉洒。城市里,有一群特别的人在奔波。
在江苏省昆山市某路口,记者见到了“外卖诗人”王计兵,他刚刚结束一天的奔波,准备去“昆小哥”驿站吃口饭,顺便给电动车充电。“现如今,针对外卖骑手的城市配套服务一天比一天完善,让我们感受到满满的关爱。”王计兵说。
在昆山,随处可见的“昆小哥”驿站、“昆小哥”学堂、“昆小哥”医院……相关部门用60余项系列服务措施,让以外卖骑手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更加安心、舒心。而这一变化的背后,正是徐云等多位昆山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后,昆山市检察院推动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实质性转化带来的。
2022年4月,昆山市检察院在办理最高检交办的外卖骑手权益保障公益诉讼专案期间,组织干警对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走访外卖站点、发放调查问卷、调阅涉外卖骑手劳动争议案件等,办案组了解到在昆山的3.6万余名骑手大多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外卖小哥一旦在送餐途中遭遇意外事故,很可能处于被动局面。此外,骑手送餐途中吃饭难、充电难、如厕难等问题同样亟待解决。
也正是这一年,“外卖诗人”王计兵的诗集《赶时间的人》在网络社交平台引起不小轰动。“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如何切实保障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成为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的焦点。
“针对新就业形态用工灵活、劳动保障滞后问题,我建议在规范相关企业责任的基础上,汇聚各部门合力,创新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昆山市人大代表、昆山开发区乐康幼儿园园长徐云在关于完善新业态从业者社会保障的建议中写道。
“代表建议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和问题清单。收到代表建议后,我院依托2023年初与市人大常委会建立的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在咨询代表意见的基础上,从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强化职业安全保障、优化配套服务设施三个方面向有关职能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昆山市检察院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部副主任谢玲玲介绍。
相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组织研究,推出74项具体措施予以落实:组建5家新就业形态行业工会联合会、探索签订行业集体合同模式、新建暖“新”驿站……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加入工会、签订合同、优化配套等方面的诉求得到了及时且有效的回应。
与此同时,昆山市检察院还将办案中发现的深层次问题、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骑手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等分门别类反馈至相关部门。
在各方齐抓共管之下,“昆小哥”驿站、“昆小哥”主题医院等配套设施陆续建设完善,多项配套机制同步落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外卖骑手最为关注的职业安全保障问题,2023年5月,人社部门以外卖骑手群体为重点,开始在昆山探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按照每单0.05元的标准在外卖骑手接单时自动为其缴纳职业伤害保险,实现一键报案和保险理赔。
此外,外卖骑手的职业伤害保险及系列保障措施也得到了代表们的高度关注,从代表建议中汲取智慧的检察建议,又为下一年的代表建议提供了线索。
2024年1月,为推动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得到更好保护,依托检察建议和人大代表建议双向转化机制,上述检察建议被转化为江苏省、苏州市人大代表建议,有力推动针对外卖骑手的职业伤害保险在苏州全面落地。截至目前,已惠及从业人员近2000人,共发放医疗费、生活保障费、伤残补助金5860余万元。
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同频共振之下,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群体职业权益得到了更为具体而细微的保障。
“检察建议与代表建议碰撞产生‘化学反应’,促进苏州、昆山对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爱举措越来越立体,作为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我非常感动!”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水乡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游船部船娘吴娟由衷地感慨,她还关注到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将防范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列入其中。“这意味着利用算法将骑手‘困在系统里’等乱象将得到有效治理,让赶时间的人能进一步得到保障。这也需要所有互联网参与者共同践行、推动。”吴娟说。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聚光灯下的人追寻暖目标
“欢迎各位家人来到大凉山直播间……”经过几个小时的不间断直播,主播石头忙碌的一天暂时画上了句号。在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的当下,像石头这样的直播从业者不在少数。
“长时间的工作强度、观众兴趣的演变,让我对未来充满担忧。”
“希望行业秩序更加规范。”
“希望平台能够给予明确的指导,避免产生侵权风险。”
在交谈中,多名网络主播向记者表达了他们对未来职业的些许担忧。
今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告,正式增设网络主播为国家新职业。这既是对直播行业的官方认可,也为更多人从事这一职业带来了可能。
不难发现,在网络直播行业这一赛道,由巨大流量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引得不少人加入的原因,但也有不法分子盯上了这个“商机”,借直播引流窃取主播财物。
2024年6月,成都市成华区检察院检察官研讨侵害网络主播权益案件。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检察院便办理了一起盗窃网络主播财产案件,法院最终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我只是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输入了验证码,没想到我账号中的钱就不见了!”今年3月,一网络主播刘某向公安机关报案。随后,公安机关将李某抓获归案。
原来,今年2月,李某假借推广引流之名,向刘某发送微信好友申请。申请通过后,李某以查看推广引流合作“文本案例”为由,让刘某扫描了其发送的含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图片,并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然而,刘某不知情的是,此时他输入的验证码实际上是李某登录其主播账号时的验证码。登录成功后,李某窃取了刘某账号内1万余元。
“经调查发现,李某早在2021年就曾因窃取某主播账号内财物被法院判处刑罚。”成华区检察院普通犯罪检察部副主任张进驿告诉记者,李某利用技术手段绕过直播平台预警系统并登录刘某账号,将该账号内1万余元兑换为虚拟币,向特定直播主播的账号进行打赏,后这些接受打赏的主播(另案处理)在平台进行兑换折算且扣除一定费用后,再通过给李某充值等途径回款。
案发后,成华区检察院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依法介入该案,引导侦查机关及时固定主播账号登录记录、聊天记录、打赏记录等电子数据,夯实证据链条。7月18日,成华区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对犯罪嫌疑人李某提起公诉。
“在案件审查起诉期间,我们又开展补充侦查工作,补充了直播平台虚拟币兑换人民币比例的相关证据,对犯罪嫌疑人行为定性和涉嫌构成的罪名进行充分论证,同时积极开展刑事和解工作,最终李某全额退赔被盗主播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张进驿说。
案件虽然告一段落,但成华区检察院并未就此止步,如何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治理”,如何更好保障网络主播合法权益?成华区检察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我们联合行政主管部门,聚焦新就业形态人员特点,针对性开展以案释法。”张进驿告诉记者,针对主播平台运营公司监管漏洞和通信运营商对垃圾短信管控不力等问题,检察机关会同侦查机关提醒相关平台运营公司,严格完善和控制实名认证程序,加强对个人账户转账的监管,对可疑交易及时发现、及时提醒、有效制止;同时会同侦查机关、行政主管部门多次上门说法,提醒通信运营商进一步优化对垃圾短信瞬时轰炸情况的监控及应对措施。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同样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
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农村的“80后”村党总支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顶村村主任陈贵静,最关注的就是农村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助农直播兴起,陈贵静代表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尤其是网络直播这一领域也愈加关注。
“互联网电商、直播助农等数字化商业模式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陈贵静代表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商直播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农产品快速、安全、准确送达消费者手中。
网络主播作为新职业所面临的困境该如何破题?陈贵静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认为一方面网络主播要加强自律,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着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差异化培训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建设实训基地,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特别是聚焦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强化就业帮扶,促进就业增收。她还建议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为新就业形态群体提供协商议事、政策解读、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服务,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司法救助+走访调研”:
出行摆渡人播撒暖心意
“每天收入还不错。”福建省福清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林丽问起网约车司机老王的近况,得到的回复是“累,但有奔头”。
老王今年40多岁,是福清市检察院办理的一涉网约车司机故意伤害案中的被害人。几年前,他在接送乘客陈某时被其殴打,想要下车讨个说法却脚下一滑,不幸骨折。受伤后,老王因手术休养了9个月,家里没了经济收入,老王一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案发后,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犯罪嫌疑人陈某立案并移送审查起诉。福清市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陈某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便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老王不服,向福州市检察院申诉,经立案复查、公开听证,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别担心,只要你符合因案致贫的条件,就能获得司法救助,治疗费不用担心。”察觉到老王的无助,检察官耐心开导,让老王逐渐释怀。
最终,经福州市检察院多方协调,福建省检察院、福州市检察院、福清市检察院决定对老王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与此同时,检察官与陈某沟通后,陈某答应赔偿老王2.5万元。
2024年11月,福清市检察院检察官向网约车司机宣传“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
像老王一样的网约车司机在福州市有3万余人,他们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如何让每一份辛勤付出都得到最坚实的保障,让这份“碌碌也有为”的生活更加安心、更有尊严,是福清市检察院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
在2024年“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福清市检察院检察官经调查发现,网约车司机面临收入不稳定、工作超时、缺乏社会保障、平台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与传统的出租车司机相比,很多网约车司机并没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一旦在接送乘客途中遭遇意外或遇到疾病、工伤,很容易处于权益受损的被动局面。此外,部分网约车平台管理不规范,一些平台在招募司机时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培训,导致部分司机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网约车司机的痛点难点就是检察工作的重点焦点。”林丽说,为实现新经济业态良性发展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互促共进,该院立足检察职能,通过开展走访调研,深入网约车平台企业进行法治宣讲,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除了“走出去”,还积极“引进来”,该院邀请工会、交警等部门召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组座谈会”,围绕网约车司机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共商解决对策。
保护网约车司机权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凭检察机关的“独唱”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社会各界力量来完成“合奏”。为此,福清市检察院积极与人社、交通、工会等部门建立衔接配合机制,强化类案监督,通过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以“良方”促“善治”,推动网约车行业更加规范有序。
“检察机关以法治之力护航网约车行业稳健前行,让每一位网约车司机在为公众提供便捷出行服务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应有的尊严与保障。不少网约车司机向我反映他们的安全感、幸福感更足了。”福建省人大代表、福清市委组织部二级主任科员庄小花告诉记者。
针对劳动关系认定难、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不全、行业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庄小花代表建议,要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建立健全职业伤害保障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根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探索“网上社保”模式等,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少些后顾之忧。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工人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通旺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机修班班长李树林,也一直十分关注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问题。
李树林代表了解到,2024年以来,检察机关扎实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通过强化全面履职、类案监督、协作配合等,为促进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难题,推动新就业形态行业系统治理贡献了检察力量。
“‘检护民生’的成效,往往就体现在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个群体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化解中。”对于如何保障网约车司机的合法权益,李树林代表表示,希望检察机关重视网约车司机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进一步强化与法院、司法、人社等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建立健全矛盾多元化解机制,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因劳动报酬、休假、职业伤害等产生的劳动纠纷提供“一站式”化解服务。此外,还要围绕其他新就业形态群体面临的难题与法律服务需求,做好普法宣传工作,帮助他们提升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一路繁花,与法相伴。采访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向记者提出,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间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填补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法律空白。同时,有关部门应针对新就业形态领域特点,及时制定并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之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将更加周全。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