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覃塘区人民法院派出法庭扎根基层,秉持“和”字为贵理念,践行“枫桥经验”,全力化解农村矛盾纠纷。
法官耐心调解,促言和
“我们不吵了,这事就到此为止!谢谢法官!”在覃塘区人民法院石卡法庭的调解室,张老太与覃老太两家人握手言和。处在事件漩涡中心的几名老人也表示,不再为此事争执。
张老太与覃老太是同村村民,有沾亲带故的关系。因覃老太家装修时不选用张老太家人,故张老太每次在村中见到覃老太家人便与之争吵,如此争执了1年多。近日,张老太外出时又遇到覃老太家人,双方再起争执,并致张老太受伤,双方闹进了派出所。
由于之前两家积怨,张老太受伤后,矛盾立即升级,民警多次劝解,双方仍针锋相对。张老太将覃某诉至石卡法庭,要求对方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等经济损失共7000余元。
石卡法庭法官收到该案材料后,来到派出所调查情况,得知双方存在矛盾已有了1年多,且派出所及村委多次调解都无济于事。法官认为,双方同村而居,若不消除心结,无法实现案结事了。于是,法官先到被告家了解被告及其家人的真实想法。被告表示,两家人长期争吵,后因打架进派出所而矛盾升级,认为原告要求的赔偿金额过高。而原告则不愿意退让。法官一直做双方思想工作,但是直至开庭,双方仍未达成调解方案。开庭当天,两家来了不少亲属,眼看矛盾又一触即发。法官没有放弃,开庭还继续做调解工作,发现庭审期间的双方语气有所缓和,在庭审辩论终结前再次进行调解,终于促成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被告当场履行赔付。
石卡法庭将调解工作贯穿于庭前、庭中、庭后等诉讼各个环节,多渠道多途径解决辖区群众的家长里短和矛盾纠纷,2024年以来,石卡法庭调解率为77.21%。
干部参与调解,解心结
“今年过节,你一起回来祭祖啊!”
一起叔侄之间的矛盾纠纷,在村干部的见证下烟消云散。
韦某回家吃饭时,遇到父亲与住隔壁房屋的叔叔因停车琐事发生口角,遂上前阻止。在拉扯过程中,双方矛盾升级,导致韦某头部受伤流血晕倒,被送往医院救治,共花医疗费数千元。
双方家庭经过这次矛盾后互不往来,韦某要求叔叔赔付其经济损失9000余元。村委多次调解无果之下,韦某将叔叔诉至五里法庭。
法庭认为,原告和被告既是叔侄关系又是相邻关系,如果案件简单地就事论事一判了之,无法真正化解他们的矛盾。因此,法官先与双方分别沟通,但双方当事人都认为对方不讲亲情、不讲道理。经过法官不断劝解,双方态度有所缓和。开庭当天,法官邀请村干部一同到庭进行调解,向双方摆事实、讲道理,阐述相关法律法规。在双方意见不统一时,法官与村干部耐心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成功打开叔侄两人的心结,化解了矛盾。在法官和村干部的见证下,叔侄在和解协议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叔叔马上到银行取钱履行赔付,并约侄子过节一起祭祖。
邀请村干部共同调解,是五里法庭实施三五“村长”计划中的一环。五里法庭庭长余艳介绍,法庭推出“三五议事”多元解纷机制,将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功能中心站所与法庭融合,形成了党委、政府牵头的化解矛盾工作网络,如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三五“村长”计划,旨在进一步凝聚辖区各村屯的力量,通过府院联动、信息共享、部门协作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老”调解说和,获认同
“我们调解了一起纠纷,当事人需要申请司法确认,现将相关调解材料转交给法庭进行司法确认。”这是东龙法庭“三老”调解联络站的调解员向法庭的法官汇报调解成果。
覃某三兄弟房屋前面的挡土墙因雨水浸泡倒塌,导致林某的房屋门窗受损,双方由此产生纠纷。该村的特邀调解员从邻里关系的互谅互让谈到集体的团结友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当场支付履行款后,向东龙法庭申请司法确认,双方的纠纷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近年来,东龙双语法庭积极探索涉民族地区案件多元化解、诉调对接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成立了“三老”调解联络站,特邀当地了解民族风俗习惯的乡镇干部、德高望重的村民为调解员,调处乡邻乡亲的小纠纷。但如果这些小纠纷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引发大矛盾,“三老”调解员充分发挥其优势,耐心细致地化解矛盾纠纷,助力乡村和谐稳定,获得群众的点赞。
覃塘区委宣传部指导 覃塘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贵港日报
编辑:黄芳芳
校对:李柳慧
审核:韦东保
投稿邮箱:qtnews202@163.com
爆料热线:0775-4861517
法律顾问:广西正大五星律师事务所 18978598787
版权归覃塘融媒及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