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作为一种具有高效、广谱、内吸性的三唑类杀菌剂,在防治病害时经常被用到,不过有人担心它的“抑制性”强,为了让大家了解清楚,今天我们将戊唑醇分为7大点,让大家一次了解透彻,用好药。
比如,小麦、水稻、花生、大豆、黄瓜、马铃薯、西瓜、甜瓜、番茄、茄子、辣椒、大蒜、大葱、白菜、甘蓝、花椰菜、香蕉、苹果、梨、桃、猕猴桃、葡萄、柑橘、芒果、荔枝、龙眼等以及玉米高粱等。比如,白粉病、锈病、黑穗病、腥黑穗病、赤霉病、炭疽病、蔓枯病、纹枯病、立枯病、根腐病、叶斑病、黑斑病、褐斑病、轮纹病、落叶病、网斑病、稻瘟病、稻曲病、黑星病、茎基腐病等。戊唑醇的“抑制作用”,主要是表现在不按照正常剂量用药时,或者没有在作物的合适生育期施用。比如在禾本科作物分蘖之前,或阔叶作物花芽分化之前使用,会对作物生长会带来不利影响,造成作物顶端生长缓慢,使作物植株的节间缩短等。另外,在低温比较低、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戊唑醇的用量、使用次数。因为此时的作物光合作用,以及代谢功能比较弱,大量使用戊唑醇会抑制作物生长。尤其是此时正处于生殖生长的花期,可能会导致花而不实等不可逆的后果。戊唑醇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和大多数杀菌、杀虫药剂复配使用,通过复配,不仅能够减小药剂的抗性影响,还能起到扩大杀菌谱、增强防病,防虫效果。比如,戊唑醇可以与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咪鲜胺、百菌清、丙森锌、福美双、醚菌酯、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等几十种药剂混配。戊唑醇在作物上的渗透性强,内吸性好,在作物上使用,能够快速地渗透进作物的体内,并且在作物体内长时间存在,从而可以达到持续杀灭病菌的作用。特别是用在土壤处理上,持效期可以达到90天以上,这能够大大地减少大家施用药剂的次数,避免了多花很多钱。在作物茎叶上使用戊唑醇时,如果是在蔬菜幼苗期、果树幼果期,一定要咨询当地零售商,询问可使用的浓度,避免浓度过大造成药害,那可真的是得不偿失啊。如果作物的种子已经被戊唑醇给处理过了,一定禁止人去吃,或者把种子当饲料喂给动物,那是有毒的。最后再次提醒大家,相比较其它三唑类药剂, 戊唑醇“抑制作用”相对较小,使用时一定要正常剂量用药,避免出现抑制作用。快转发给你身边的朋友,让他们了解清楚,用对药。【声明】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