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描述的内容存在与事实不符的情况,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最终叛国出逃,机毁人亡,这是严重的反革命事件,林彪是反革命分子,不应美化。我们应尊重历史事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在解放战争里,林彪算是战绩相当耀眼的战将了。可他的正面形象好像就只在战场上才有。再看看另一位解放战争的大功臣粟裕呢,他的口碑可比林彪好太多了。这到底是为啥呀?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粟裕的个人魅力太出众了呀,他的个人魅力体现在他的性格、战绩以及经历上。
粟裕的性格比较内向,平常不怎么爱说笑,就一门心思扑在军事研究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军人。在革命战争的时候,粟裕从来不去争功劳,也不会抢功劳;到了和平建设的时期呢,他又不贪图权力,对权力没有贪恋之心,一直都保持着军人该有的样子。
1955年授衔的时候,中央军委一开始是打算给粟裕授予元帅军衔的。哪知道粟裕又一次做出了“让帅”的举动,这可让毛主席都称赞起来:“三次让帅,粟裕真了不起啊。”
特殊时期,别的老同志都遭到迫害,就粟裕没受迫害。那一时期的国防安全,全靠粟裕操劳才得以保证。
说到粟裕啊,那就一定要讲讲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绩,毛主席曾经说过:
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军队里有谁不知道粟裕呀?
粟裕军事能力超棒,靠他的本事把华东战场的危险局面给挽救了。经过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这些战役,华东野战军就从被动变得主动起来了。
淮海战役那可太精彩了,这一战下来,人民解放军就奠定了在中原的胜局。瞅瞅同一时期的那些高级将领啊,能跟粟裕相提并论的,估计也就林彪了。
林彪打仗向来谨慎,粟裕呢,则更善于出其不意克敌制胜。粟裕的战绩连林彪都觉得惊奇,还直说粟裕打的是“神仙仗”呢。
林彪听闻粟裕的战绩之后,马上让华野把所有相关材料都送过来,然后仔细钻研,还把这些材料分给四野的将领,让他们学习粟裕的战术理念。
新中国的十大将帅里,有大兵团指挥经验的就三个人。这三个人呢,一个是林彪,一个是粟裕,还有一个是彭德怀。后来毛主席挑选统帅志愿军的人,就是从他们仨里头选的,毛主席最先想到的就是粟裕呢。
要细细论起粟裕的战绩呀,恐怕说上个几天几夜都没法说完呢。就单说他极力劝谏党中央发起淮海决战这一项功劳,粟裕就完全担得起军事家和战略家的名号。
粟裕正面形象之所以很突出,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他的个人经历起起落落、充满波折,这样的人生很容易让人产生共情。
土地革命和抗战那时候,粟裕的经历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乍一看就像个没什么名气的人,根本没法跟指挥百团大战的彭德怀相比。
不过,等到解放战争的时候,粟裕就像突然爆发了一样,就好比军事领域里杀出的一匹黑马,让国共两边的将领都受到特别强烈的震动。
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就更加让人相信那句话了:“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
新中国成立以后,粟裕被委任为总参谋长,毛主席等不少人都特别赏识粟裕,毛主席常常单独把粟裕叫来商量军事上的事儿。
可叹呐,爬得高就容易摔得惨,粟裕在中央军委干了还不到9年呢,就因为一场军委的会议,灰溜溜地离开了中央军委。
这种突然而至的悲剧性转变,让很多高级将领觉得可惜。直到现在,大家谈起这段历史的时候,还是会对粟裕的遭遇产生共鸣。
粟裕的个人魅力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造就的。虽说这种魅力没有让粟裕完全达到功成名就的境地,可却塑造出了他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