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充電式暖包,大家或許會預計到有漏電或電池損壞的情況,但大家最常用的即棄暖包,同樣有不少注意位!不要以為不涉及電池便等於安全,不留神使用同樣可致燙傷!
👇👇👇即睇5大常用保暖用品隱藏危險位👇👇👇
原理
大多即棄式暖包的成分包括鐵粉、活性碳、蛭石及食鹽。開封後,暖包中的鐵粉接觸到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分會氧化並釋出熱能。而活性碳和蛭石則具保水功能、食鹽則有催化鐵粉氧化的作用,令暖包可以持續釋放熱能。
最大優點為價錢平、攜帶方便,而且有些款式具黏貼功能,方便貼於衣服上的不同位置。但即棄暖包暫時不設回收,相對不環保。
隱藏危機&注意事項
暖包的發熱是靠氧氣和水分,摩擦純粹是加快發熱速度,搓得越快、熱得越快,持續發熱的時間亦會相應變短。因此若想暖包用耐一點,便不要急於摩擦暖包。
如不小心弄破暖包、暖包粉末不慎入眼,可能會灼傷眼部組織,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如使用時發現暖包有破漏情況亦應立即停用。
另外暖包不宜直接貼在皮膚及內衣內,否則有機會致低溫灼傷,只要暖包溫度較正常體溫稍高一點、長時間緊貼同一位置的話,都有機會在無痛情況下引致灼傷。如想以暖包暖腳,不妨先穿上較厚身的襪子,再把暖包放在襪子外面。
原理
這類暖包一般在塑料包裝內藏透明啫喱狀液體和小塊金屬片或小棒,當中的啫喱狀液體是過飽和的醋酸鈉溶液,只要掘摺內裏的金屬片,啫喱狀液體在成為晶體狀的過程中會釋出熱能,當完全固體化後便會停止發燒。
最大好處是能重複使用,但還原暖包則較多功夫,需要放入沸水中煮約10至20分鐘,直到晶體變回啫喱狀液體。
煲煮還原暖包時要防止暖包直接接觸煲底,謹記要在煲底舖上毛巾或以毛巾包裹暖包再煮,否則有機會令暖包破損。另外要注意如包裝有破損或煮很久都無法將晶體還原,便應丟棄。
原理
近年亦有不少自製式、以微波爐加熱的暖包,主要以各種穀物如紅豆和小麥,由於穀物含水分和澱粉,吸收微波後便可將熱力儲存並慢慢散發出來。
成本低、而且穀物可以重複使用,但保暖持續時間較短。
隱藏危機&注意事項
要注意盛裝穀物的袋不可有任何金屬材質如釘書釘。另外不要加熱過度,如果重複使用多次後發現有焦味,應該更換袋內的穀物。
原理、優點&缺點
以電能產生熱力。可以重複使用,而且加熱方便快捷,部份款式更能一物多用、兼備充電功能。但價錢相對較高,而且質素參差,有機會出現漏電情況。
消委會曾接獲有關USB充電式和電池暖蛋的投訴,主要為溫度及安全問題。某式充電式暖蛋的供暖面積較小,因而未能提供聲稱的保暖溫度效果。安全問題方面,則有電池爆開、電池過熱導致灼傷的情況出現。
隱藏危機&注意事項
因此使用時除了要避免長時間放於皮膚同一位置外,亦要多加留意電器的情況,例如電池有沒有漲起等異常情況。
原理、優點&缺點
為較傳統的保暖產品,以注入熱水提供熱能。好處是價錢便宜、方便清洗,但注入熱水時需留神以免被熱水燙傷。
隱藏危機&注意事項
有機會因沒有扭緊而漏水致燙傷皮膚,因此要多留意暖水袋有否生銹及扭緊。要平穩放好暖水袋才注入熱水,水的溫度宜介乎75℃至85℃之間,避免注入剛煮沸的熱水,水亦不能注得太滿,以免水袋過度擠壓而滲漏熱水。
不論使用哪種保暖產品,均要小心低溫燙傷。啲為只要暖包較正常體溫稍高(例如43℃)、並長時間(例如8小時或以上)緊貼皮膚同一位置,已可在無痛的情況下引致灼傷。
尤其在服用藥物、飲酒後及睡覺時,由於皮膚對溫度的敏感度會較低,因此應避免使用保暖產品。如果想睡前保暖一點,可先用保暖產品溫暖被窩,睡前把保暖產品拿走。
資料來源:裝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