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冰箱贴火出圈,其实凤冠家族一共有四顶

政务   2024-11-03 09:02   北京  
邂逅华美凤冠
凤翔龙襄 威仪天下 金丝点翠 流光溢彩
工匠智慧
艺术魅力
文化传承

这些天,京城的风向标指向了哪里?

答案是——

国家博物馆的创意小宇宙爆发啦!

这款以明孝端皇后凤冠为灵感

打造的凤冠冰箱贴

上市3个月,卖了近8万个

成为国博新晋“网红”“销冠”

简直是文创界的“顶流”担当!


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
1957年,随着明十三陵定陵地宫的开启,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明朝历史深处的神秘之门。在这座古老的陵寝中,出土文物3000余件,其中,就有中国目前仅有的四顶明代凤冠(分别为三龙二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中国考古发现唯一一件皇帝金冠——金丝翼善冠。而这顶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不仅工艺精湛,更因其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想不到吧

这么美的凤冠,还不止一顶!




那其他三顶凤冠都在哪?其实这四顶凤冠修复后便分了家,十二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两顶回到了明十三陵,一顶三龙二凤燕居冠,到了故宫博物院。

△十二龙九凤冠

△三龙二凤冠

△九龙九凤冠

△六龙三凤冠

去年明文化论坛期间,举办的“明定之典——定陵文物再聚首展览”,实现了64年来,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金丝翼善冠和孝端、孝靖皇后4顶凤冠首次齐聚亮相展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掀起了明文化热潮。

四顶凤冠将古人极致的审美与精巧的工艺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珠围翠绕的背后,更是大国威仪的象征,是一段充满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传奇。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其中,中国珠宝最多的凤冠——十二龙九凤冠,馆藏于定陵博物馆第一展室,是被追封为孝靖皇后的王恭妃的凤冠。凤翔龙襄,威仪天下,是明朝皇家女子的顶级行头,金丝点翠,流光溢彩,雕琢着宫里的华彩昌盛。历经岁月尘封依旧色彩瑰丽、富丽堂皇,121块名贵彩色宝石、3588颗上等珍珠,通过凤冠,仿佛能让人看到明朝宫廷的雍容华贵与皇朝的繁荣景象。


孝靖皇后的十二龙九凤冠,在龙凤数量上已远超明初所定的最高等级,但这顶华美异常的冠冕,却从未有机会被它的主人佩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孝靖皇后王氏,最初是太后身边的宫女,被万历皇帝纳入后宫却一直不受宠爱,生下皇长子朱常洛才被封为恭妃,后加封皇贵妃,死后葬于天寿山陵区。直到太子朱常洛即位为泰昌帝、皇孙朱由校即位为天启帝,才追封祖母为“孝靖皇太后”,并将棺椁从原墓中迁出,与万历皇帝、孝端皇后合葬定陵。


当考古人员打开棺椁时,发现万历和孝端皇后的陪葬品十分丰厚珍贵,而孝靖皇后却颇为寒酸,仅有少量旧衣和金银。不过,在孝靖皇后的棺椁旁另外放置了十几箱格外丰厚的陪葬品,其中包括两顶精美的凤冠。这件十二龙九凤冠,正是她身后哀荣的体现,也算是其孙对于祖母身在后宫,虽母凭子贵却未受恩宠的凄凉人生的告慰。

定陵博物馆


定陵出土的文物丰富多样,除了令人惊艳的凤冠之外,还有金冠、衮服、百子衣、大碌带、玉带、金酒注、金爵杯、玉爵、三彩瓷炉及瓷觚、青花梅瓶、镶猫睛石金带饰等众多珍贵文物。在定陵博物馆,你可以看到精美的瓷器、华丽的服饰、古朴的玉器等。这些文物犹如历史的碎片,拼凑出明代皇家的生活画卷。


金冠高24厘米,重826克,是工匠用518根直径为0.2毫米的细金丝,从上至下手工编结而成。

这些精美文物,不仅是物质上的珍宝,更是历史的见证,流光溢彩的背后,凝聚了几代匠人的巧思,沉淀了千年古国的底蕴和文化。透过它们,我们仿佛能看到明代中国作为朝贡体系中心的辉煌,感受到四海升平、天朝上邦的大国风范。



每一件文物

中国一路走来的印记

虽静默无言

却承载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传递着过往的辉煌与智慧

欢迎踏入昌平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

走进明十三陵,走进定陵博物馆

与历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

与文化展开一场触动心灵的对话


-END-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央视网、北京昌平、北京昌平文旅集团、中国文物报

爱上昌平
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平台,发布昌平文化和旅游重要工作动态,宣传推介昌平文化和旅游资源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