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南美灯鱼奥秘·宝莲灯

文摘   2024-06-25 12:00   荷兰  




宝莲灯

Paracheirodon axelrodi




宝莲灯非常古早,有什么有趣的历史吗?

它三大亲戚,有什么联系和产地重合吗?

哥伦比亚和巴西产宝莲灯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宝莲灯的白金体都是哥伦比亚的?

带着疑问一起探索宝莲灯的古早信息奥秘!



1

简要概述





说谁是水族的灯鱼鼻祖,谁是灯鱼之王,谁是鱼圈主打明星?相信不管是新玩家还是老玩家,异口同声脱口而出的名字便是“宝莲灯”。它虽然是水族圈的常客,从野生的哥伦比亚宝莲灯到巴西宝莲灯,再到几块钱就可以买到好几只的印尼产、台产、本土产的人工宝莲灯,它都赋予了水族圈灯鱼之王的美誉。而宝莲灯的人工改良品种也依旧火热,与之亲戚红绿灯的人工改良品种几乎可以一同媲美。


宝莲灯最初是被Myers&Weitzman在1956年描述为Hyphessobrycon cardinalis,然而在同年又被Schult以并以《Tropical Fish Hobbyist》的创始人Herbert R. Axelrod博士的名字命名了这该鱼,便有了Cheirodon axelrodi。而在1960年Géry拟定了新属Paracheirodon霓虹脂鲤属,并将宝莲灯归入其中,便有了如今的正式学名“Paracheirodon axelrodi”,中文正式名为“阿氏霓虹脂鲤”。



△白金宝莲灯·几乎退金都比较明显



而在1983年Weitzman和Fink观察到巴西尼格罗水系和奥里诺科水系种群之间存在差异,Rio Negro个体具有更直、更长的蓝色横向条纹,会延长至脂肪鳍基部下方,并且通常红色素略微延伸到腹部。奥里诺科型在身体的腹侧部分具有较少的红色色素沉着,蓝色横向条纹在脂肪鳍之前结束,并且经常略微弯曲成轻微弧形。而正是这是这种区分,导致了目前有了两种宝莲灯,Rio Negro个体则被称为“巴西宝莲灯”,简称巴宝;奥里诺科型个体则被称为“哥伦比亚宝莲灯”,简称哥宝(玩家肉眼区分可见下文)。而有趣的是,每年大量输入宝莲灯中,白金个体异常稀缺,且多数存在哥伦比亚宝莲灯中,且这种金质虽然异常的厚重,但会随着人工饲养环境下逐渐脱落白金质,使之还原成最初本体。目前此类原因可能是受到环境趋势造成,具体原因还未得到科学解释。


Paracheirodon霓虹脂鲤属下一共有三个有效种群,Paracheirodon simulans类霓虹脂鲤,商品名为绿莲灯,其红色色素较少,多集中在臀腹部,颜色色素带占了大部分;Paracheirodon innesi霓虹脂鲤,商品名为红绿灯,蓝色色素带与下腹部红色交错,野生种群分布面积并不大,多靠近秘鲁位置,且在普鲁斯河流域发现了近缘种群;第三个则是宝莲灯,也被称为红莲灯,其哥宝也被一些研究人员称之为宝莲灯的一个短线亚种。而也有学者认为Paracheirodon spp.中强烈的蓝色横向条纹的功能可能已经演变为逃避捕食者的策略演化特征,而红色色素则是在黑水环境下的一种保护色表现。



△绿莲灯

Paracheirodon simulans


△红绿灯

Paracheirodon innesi


△哥伦比亚宝莲灯

Paracheirodon axelrodi “Colombia”




△巴西宝莲灯

Paracheirodon axelrodi “Brazil”




哥伦比亚宝莲灯和巴西宝莲灯,该如何去区它们呢


首先哥判断伦比亚宝莲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蓝色荧光色素带的长短,且蓝荧光带并没有到达脂鳍位置或者靠近脂鳍位置,肉眼可见的蓝色金属线非常短。然后根据玩家们的细心观察,其身体的红色再腹部聚集的色块并没有巴西宝莲灯的多。

而巴西宝莲灯的蓝色金属荧光带明显要长上许多,且荧光带会越过脂鳍位置,由于受到原生环境影响,身体的红色色素更加浓郁,红色保护色更加明显。

而本土或印尼产的人工宝莲灯,多是颜色差异暗淡无光,且侧线多为弯曲或变形的退化表现。而F1-F2的个体,虽然金属线和红度也都接近野生鱼,但仔细观察其背部红度较弱,体型也较肥大等环境摄食基因变化所导致。

这是目前最为可靠的肉眼观察辨别法,你还有什么最直观简单的区分办法呢?




产地信息

2








宝莲灯的分布较为广泛,几乎亚马逊河北部的主要河流尼格罗河(Rio Negro)的大部分支流以及委内瑞拉境内的奥里诺科河(Orinoco)水系都有种群发现,也就是说在哥伦比亚、巴西以及委内瑞拉都有踪迹。


宝莲灯的种群模式产地主要在从巴西尼格罗河水系中部的圣伊莎贝尔(Santa Isabel do Rio Negro)周围地区向上游延伸到沃佩斯河(Rio Vaupés)、伊萨纳河(Rio Içana)、瓜维亚雷河(Rio Guaviare)、伊尼里达河(Rio Inírida)、梅塔河(Rio Meta)和维查达河(Rio  Vichada)的下游,而这些河流的上游多数也流经了哥伦比亚境内。而宝莲灯也在委内瑞拉的卡西基亚雷运河和奥里诺科流域的部分地区也有踪迹发现,但外观上略有差异感。





宝莲灯的模式产地多种多样,有黑水系统,也有清水系统环境,而多数环境多在森林溪流和小支流之上,且躲在相对缓慢流动的水域。而在尼格罗河水系中,它几乎都栖息在所谓的 igapó和 igarapé等小型栖息地,河床多为厚厚的落叶草甸堆积,有大量的悬垂植被,所以栖息环境多覆盖落枝、树根和落叶等基质。大量的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腐殖质物质使得水质变为褐色,在汛期可能会逐渐冲淡许多。而在奥里诺科支流系统中(流经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境内),它多栖息在称为morichals的环境,这些栖息地往往包含清澈的水和沙质基质,通常有密集的水生植物或河岸植被生长。所以宝莲灯最喜欢栖息在PH在5.5-6.5左右的环境。这两种类型的栖息地的宝莲灯都是属于高度季节性,在旱季鱼类往往会在主干流河道中形成大型鱼群,非常的壮观。当雨季开始时,水位上涨,鱼群则会进入溪流和淹没周围的河道以及周边环境。


宝莲灯的共栖群落简直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由于分布较广,涵盖面积巨大,辐射了哥伦比亚、巴西以及委内瑞拉境内,所以真正野生种群的宝莲灯(包含巴宝和哥宝)输入,其中挑杂便成为了众多商家玩家的乐趣所在,其中就包括了:赤目金线、尼格罗雪花棋盘、燕尾棋盘、珍珠灯、青目青线、鸭嘴灯和珍珠溅水等等热门品种。




3

外貌特征








宝莲灯在野外环境的最大体长大约在3-3.5CM,而也有学者研究认为它在野外环境下是一种几乎一年生的鱼,一岁以上的个体很少遇到。而经过捕捞后在水族箱中的寿命要长得多,甚至可达4年以上之久,所以在人工干预饲养下,体长可以到达惊人的4.5-5CM左右。


宝莲灯的公母差异并不明显,但在接近成体和完全性成熟后,母鱼明显比公鱼身体更圆润许多,体型也稍大许多,公鱼体型上要瘦小且颜色更加浓郁,母鱼颜色上可能要稍逊色许多,目前宝莲灯已经有稳定的人工繁殖技术。






宝莲灯的体型是最为常见的纺锤形身形,身体几乎被蓝红双色所在一分为二,且血红色腹部明显,蓝色荧光色素带从头部一致延伸至身体最后侧的脂鳍位置,使得整个眼睛也是荧光蓝色表现。各个鳍条干净,且鳍根可有明显的红色色素光晕眼延伸,且尾柄也可看到红色,背部也可以呈现出暗红色反光。


而不同环境早就不同细节差异,哥伦比亚宝莲灯腹部红色面和尾根红色相对较少,金属侧线短小;而巴西宝莲灯腹部红色区域面积较大,甚至红过尾柄,红色更为厚重,金属侧线较长。这是目前两者外貌特征上的差异感。







宝莲灯的饲养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主要是根据目前饲养缸体环境决定,如果你是群养的草缸环境,且几乎没有过大鱼种混养,饲养它们简直易如反掌;而如果是大混养环境且仅饲养一两只进行配色集邮,那么需要注意切勿过于凶悍鱼种混养。喂食上切勿喂食过于频繁导致腹水肠炎。所以在饲养和喂食方面,考虑暗光环境最佳,还原它原本保护色本质,投喂荤素搭配且油脂含量较少的食物最佳。


宝莲灯在水族市场上永远都不会消失,常客成员中的明星品种,而野生和人工的混杂,哥宝和巴宝的混杂,导致许多玩家对宝莲灯的寻找变的额外的谨慎和无奈,而如果遇到真正靠谱的商家输入个体,那你一定不要错过感受它最为原生野性魅力。





R

reference

资料参考

  1. Lima, F.C.T., L.R. Malabarba, P.A. Buckup, J.F. Pezzi da Silva, R.P. Vari, A. Harold, R. Benine, O.T. Oyakawa, C.S. Pavanelli, N.A. Menezes, C.A.S. Lucena, M.C.S.L. Malabarba, Z.M.S. Lucena, R.E. Reis, F. Langeani, C. Moreira et al. …, 2003. Genera Incertae Sedis in Characidae. p. 106-168. In R.E. Reis, S.O. Kullander and C.J. Ferraris, Jr. (eds.) Checklist of the Freshwater Fishes of South and Central America. Porto Alegre: EDIPUCRS, Brasil. 

  2. Bleher, Heiko, 2008 - Tropical Fish Hobbyist, October 2008: 92-95
    A Story of Four Neon Tetras, Part Two: And Now a Fourth Neon!

  3. Ikeda, T. and S. Kohshima, 2009 - 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86: 427-441
    Why is the neon tetra so bright? Coloration for mirror-image projection to confuse predators? “Mirror-image decoy” hypothesis.

  4.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Paracheirodon axelrodi (Characiformes: Characidae) and phylogenetic studies of Characiformes

  5. Fishbase、 Fishbook and Seriouslyfish




END





潮渔新宠






抖音平台|潮渔新宠

淘宝平台|潮渔新宠

购鱼微信|ty1616










潮渔新宠
致力于新潮式观赏鱼科普,全心投入新宠式非营销模式。潮渔新宠,一个只做观赏鱼科普不屑营销的拥趸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