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清华女研究生,嫁35岁酒厂工人,婚后31年没做过家务,最终成人民英雄

体娱   2024-07-31 09:01   云南  

1988年,23岁女孩从浙大保送清华读研。在回青岛火车上,她爱上一个35岁的憨厚男人。父母嫌弃男方学历低且异地,男人当场辞职,前往北京陪女孩读研。结婚后,女孩31年没做家务。丈夫:她做家务是对才华的浪费!

 

在中国科研界,有这样一位女性科学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国家重大疫情防控紧密相连,她就是陈薇院士,一位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生物安全领域的军人科学家。

 

1966年,陈薇出生在浙江省兰溪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她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在学校里,她不仅是成绩优异的"学霸",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喜欢文学,热爱舞蹈,这些艺术细胞为她日后的科研生涯增添了不少灵感。

 

1988年,22岁的陈薇从浙江大学化工系毕业,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保送清华大学的机会,就在这一年,命运给她安排了一次特别的邂逅。

 

一次在去山东泰山旅游的路上,她遇到了比她大12岁的麻一铭,两人相谈甚欢,陈薇的活泼开朗给麻一铭留下了深刻印象。

 

谁能想到,这次偶然的相遇竟成为了他们人生的转折点,尽管家人对这段跨越年龄的感情并不看好,但麻一铭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真心。

 

他毅然辞去了家乡的工作,来到北京陪伴陈薇读研,这份执着和付出,最终打动了所有人。

 

1991年,陈薇面临人生的重要抉择,原本,她已经签约了南方一家著名的生物公司,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取抗体的经历,让她对这里的尖端课题和先进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最终,她做出了一个令很多人意外的决定:参军入伍,加入军事医学科学院,开始了她的科研生涯。

 

婚后,麻一铭成为了陈薇最坚强的后盾,他承担起了大部分家务,照顾孩子,为陈薇的科研工作扫清了后顾之忧,在麻一铭看来,让陈薇做家务是对她才华的"浪费",他坚信妻子在科研领域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席卷全国,37岁的陈薇临危受命,带领团队研制预防"非典"病毒的疫苗。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她和同事们在负压实验室里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他们甚至使用成人尿不湿,以减少出实验室的次数。

 

在最关键的48小时里,陈薇和团队成员彻夜未眠,终于得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由于干扰素的保护,细胞在"非典"病毒的攻击下安然无恙,这一发现为后续的疫苗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然而,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性,陈薇和团队被单独隔离了100多天。

 

在这段时间里,她无法见到丈夫和年幼的儿子,有一天,当4岁半的儿子在电视上看到妈妈的身影时,兴奋地扑向屏幕亲吻,这一幕被细心的麻一铭拍了下来,成为了这个特殊时期最温情的记忆。

 

战胜"非典"后,陈薇并没有停下脚步,2004年,她将研究重点转向了致死率极高的埃博拉病毒。

 

十年磨一剑,2014年,当西非爆发大规模埃博拉疫情时,陈薇带领的团队研制出了世界首个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新基因疫苗,这不仅为疫区人民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也展现了中国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实力。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陈薇再次挺身而出,带领军事医学专家组奔赴武汉。在那里,她们迅速建立起核酸检测能力,并开始了新冠疫苗的研发工作。

 

最终,她带领的团队研发的疫苗成为了国内首个获得专利权并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为抗击疫情贡献了重要力量。

 

2019年11月,53岁的陈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对她多年来科研成就的肯定,2020年9月,她又因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突出贡献,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陈薇的成功,不仅影响了她的家人,也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她的儿子受父母的影响,也选择了生物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事业方向。

 

在陈薇看来,科研工作虽然艰辛,但能为国家和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回顾陈薇的科研历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杰出科学家的成长轨迹,更是一个普通人如何在面对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的动人故事。

 

从青涩的大学生到享誉国际的病毒学专家,陈薇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她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也必将激励着未来的更多人。

最潮物微刊
每天与你分享新奇的创意、设计、幽默、家居、发明、酷玩的平台。有我们的陪伴,让你的生活更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