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G3彗星的图集!虽然北半球观测并不友好,但各地星友的寻彗精神着实可嘉!很多同学都是拍照时很失望,肉眼不指望看到吧,可图像回放时仍没有彗星的身影,不过,回家用电脑细看,就会出现意外的欣喜!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高手挑战拍摄“白昼彗星”,也大获成功!
继续汇总一批各地来稿,都很赞!
猎光者语:与同学约好在清华天文台拍摄彗星,恰逢冬季傍晚乌鸦飞回城市过夜,两个被世人偏见以待、却都能拥抱自由的意象因此得以结合。
★拍摄参数:iso50,曝光时间1/100s,亮场326张,偏置120张,平场120张
猎光者语:c/2024 G3 (Atlas)有可能是2025年最亮的彗星,最亮时候达到-3等,和金星一样明亮,所以即使在白天也能进行观测,只是由于和太阳离得实在太近了,使得拍摄和目视困难都比较大。观测时可以延长遮光罩长度减少太阳光进入镜筒,也可以寻找建筑等去挡住太阳提高对比度,也可以通过滤镜去过滤,例如Na滤镜,由于彗星在白天的信噪比很低,采用了多张拍摄使用lucky image技术提升信噪比,然后使用siril进行色阶拉伸,再进入Photoshop 进行对比度和高光、阴影的细微调整。
★拍摄参数:无滤镜gain 0 曝光0.45ms HDR12拍摄3000帧叠加100帧 平场100帧;589钠滤镜 gain 200 曝光10ms HDR12拍摄3000帧叠加100帧 平场100帧
猎光者语:终于等到了心心念念的白昼彗星!因为我出生太晚,C/2006 P1麦克诺特彗星到来的时候还没记事,更别提接触天文了。这下C/2024 G3彗星终于终于让我有机会在白昼拍摄彗星,因此在终于无风且极为通透的1月15日,我进行了充分准备的拍摄。最终在白天距离太阳仅7.7°的地方拍到了这颗彗星的影像。为了提升信噪比,彗尾与背景叠加了全部2260张亮场,彗头则采用了lucky imaging方法保留了最佳视宁度时的细节,彗头旋转抛物面的气壳轮廓也清晰可见。
★拍摄参数:iso50,曝光时间1/1000s,亮场2260张,偏置120张,平场120张
猎光者语:G3 彗星可谓是 2025 年初天文最大热门,虽然拍摄出来的效果不如去年的紫金山彗星,但从去年开始勾起的彗星拍摄欲望,让我不能放过它。
今天关中地区比较通透,下午,我从几个拍摄目标中反复挑选,最终选择了灵应台,主要是很久没去拍灵应台悬日了,今天灵应台悬日和悬彗星的机位基本挨在一块,并且也是多次拍摄过的地方,想着即使拍不到彗星,也能拍个悬日,不会白跑。
到达机位后,顺利拍到了悬日落,然后根据巧摄模拟计算的结果,把机位往北边挪,准备拍彗星。我架了两个机器,A7R5+200600+1.4X 拍延时,A7R3+铭匠500定上赤道仪跟踪,想着即使单张看不清,上赤道仪的堆栈总能看出来吧。
现场在相机屏幕里看不到彗星,想着八成翻车了,但没想到回家在电脑上打开一看,不需要仔细寻找,彗星比想象中明显地出现在我眼前,太意外了!特别高兴!我终于拍到灵应台悬彗星了,弥补了去年因为受角度限制,地面机位难于到达,而未能拍到紫金山彗星悬灵应台的遗憾。
★拍摄参数:ISO100,1/4s,f9,单张
猎光者语:16日去山上尝试拍摄这颗彗星,然而天光还是太亮了,没发现隐藏在天光当中的小小彗星,本来以为自己没拍到,回看相册的时候发现还是拍到了,可惜当时镜头用的焦段是135mm,素材也不多,堆栈之后效果依旧不好,所以直接就用单张了。
★拍摄参数:135mm,单张2s,f/6.3,ISO400,有裁切
猎光者语:在学校捕捉到了C/2024 G3 彗星,完成了与其16万年相见一次的约定,也是本人的第一个彗星作品,凭借同学的帮助完成了后期的工作,彗星部分由1000张照片堆栈而成,有裁切。
★拍摄参数:300mm,F/8,单张1/10s,ISO100,有裁切
猎光者:月仔
猎光者语:听说C/2024 G3(ATLS)将到达近日点后一直时刻关注着并祈祷它平安通过,希望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他的美丽。五点半下班后第一时间冲到楼顶开始架设相机,通过巧摄模拟和北极星云台的帮助下拍摄了好多张,倒腾了二十多分钟后终于在相机屏幕上找到了这颗彗星的身影,见证了我追星之旅中和彗星的相遇。
★拍摄参数:600mm无裁切,f/8,4s,ISO100
/ 文章有终点 / 宇宙冇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