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选择叫隐姓埋名
一生干一事
惊涛骇浪显报国之心
有一种誓言叫此生无悔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无私奉献
他以对祖国与人民的深沉情怀和忠诚担当
诠释着一位爱国科学家
与祖国同呼吸 共命运的崇高境界
浦
江
清
风
吴自良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2008),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材料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吴自良负责苏联汽车钢40X代用品研究,是我国合金钢体系建立的开拓者;他领导分离铀同位素用甲种分离膜的研制,为原子能工业和国防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指导开展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材料的品质因素、高温超导氧化物中氧的扩散行为和作用的研究,致力于发展我国材料科学。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前途在中国”
1943年,吴自良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深造。当时的美国生活条件优越,每天都有牛排可吃、洋装可穿,但祖国积贫积弱、中国人饱受歧视的现实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1949年,他刚刚获得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职位,科研条件和待遇十分丰厚。当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来时,他欣喜万分,立即决定回国。他对前来送别的侄子吴锡九说:“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前途在中国”。在他的影响下,吴锡九后来也加入“百人回归,振兴中华”的行列。
回国后,吴自良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中。上世纪60年代,苏联一夜之间撤走专家,用于富集铀235的分离膜器件也不再提供,原子弹研制面临夭折危机。万分紧急时刻,国家把重任交给在冶金所工作的吴自良。吴自良坚定表示:“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立刻停下手头全部工作,全心投入到绝密项目中。当时条件异常艰苦,连春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研究人员的餐桌上也难见荤腥,实验室没有资金购买防护设备,于是只能放一只鸟笼,通过观察小鸟状态来确定是否撤离。在吴自良率先带领下,团队成员立下“站着进去,横着出来”的誓言,纵然有生命危险,没有一人退缩。吴自良研究团队攻坚克难,终于在1963年成功研制出甲种分离膜,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装上了“心脏”,实现了改变祖国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
“一个吴自良研究不出来原子弹”
吴自良为人谦逊、淡泊名利,团队成员也深受他的影响。甲种分离膜项目结束后,大家自觉守口如瓶,不向任何人提起这段经历,也从来没有想过报奖或要求什么特殊待遇。直到1983年,钱三强对来到北京的冶金所专家说,“你们做出来的元件性能很好,分离效率比苏联的还要高!这样重要的科学成果,应该拿来报奖!”所里这才向上申报了奖项,甲种分离膜研制项目获得了1984年的国家发明一等奖。作为第一发明人,他却说:“一个吴自良研究不出来原子弹!”“这项荣誉是大家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大力协同的号召,共同努力的结果。”于是,他制作一批获奖证明发给大家,写上了每一位参与研制工作的人员的名字,并将两万元奖金平均分给他们。
1999年9月,吴自良接到邀请,到北京参加“两弹一星”科技专家表彰大会,在会上收到了江泽民主席亲自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第二天,他就跑到单位,要求把奖章留给所里。所里没有同意,临终前他还惦记着这件事情。直到研究所建所八十周年,夫人徐仁女士按照他的遗愿完成了捐赠。
“文章可以寄发,我的名字必须删掉”
吴自良一贯提倡严谨治学、锐意创新的学术风气,身体力行抵制学术腐败和学术失范行为。他总是以“天助自助者”自勉并勉励学生,对学生论文的要求十分严格,小到标点符号,大到篇章逻辑,都逐一认真审阅,逐句推敲。他带的研究生难发论文是大家的普遍共识。
他也从不在未参与、未经他本人亲自审阅修改或自己认为没有作出贡献的论文上署名。据他的学生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在吴自良的支持下, 他们开展了“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晶体缺陷”的课题,并在吴自良指点下,对可能的缺陷组态进行了湮没寿命的理论计算,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他们将计算结果单独撰写成文,在署名作者时自然而然写上了吴自良的名字,以示论文是在他指导下完成。但当文稿递交上去,吴自良却严肃表示,他没有实际参与研究工作,“文章可以寄发,我的名字必须删掉”。这一幕令学生们几十年后依然记忆犹新,受教终生。
吴自良先生虽已离去,但他以自己的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中青年科技人才,他们延续着先生的报国之志和严谨之风,在各自的舞台上为祖国持续做出贡献。
来源|上海微系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