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放在首位,做好化肥的“保供稳价”,全年实现化肥保供730余万吨,以不误农时为己任提供充足货源,带头践行稳价承诺,以实际行动惠农利农,为国家粮食的增产增收做出了云天化贡献。
二是全面践行国家八部委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部署,服务产业发展。深耕优势领域、做优做强传统产业,推进磷资源和伴生氟资源的高效高值利用,推进产业升级,落地一批高附加值项目,助推集团资源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效益,在壮大我省“三大经济”上建新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紧扣我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持续增厚经营业绩,当好我省国企发展“主力军”。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超918亿元,利润总额58亿元,保持稳定向好的发展势头,跑赢市场和同行;玻纤板块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形成两个上市公司“双轮驱动”的格局;集团“一利五率”持续优化,部分指标处于行业领先,企业贡献能力和价值创造不断增强。
一是建设体系,全面推进绿色运营。创新实践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体系,不断深化“三绿工程”建设,推动全产业链绿色运营制造。累计创建绿色矿山8座(其中:国家级7座)、绿色工厂20个、绿色产品125个。
二是精耕细作,厚植绿色发展文化。遵循“以绿色发展,致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持续弘扬“百日红”精神和长周期文化,做好大型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多套装置连续稳定运行时间创同类型装置最长运行记录。
三是挖潜增效,致力节能减排降耗。积极开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创新研发,组织开展全集团碳排放摸底,明确节能减碳路径和策略;不断提高磷、氟资源利用能力和水平,提升装置的工艺、装备、技术水平,推进全程安全、低碳、降耗生产制造。全年综合利用磷石膏超1300万吨,多家工厂的多个产品获“效能领跑者”“水效领跑者”称号,多套废水资源利用项目建成投用。
一是强化民主管理,增进职工福祉。充分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深化考核、分配、激励制度改革,不断拓展职工的职业发展空间和通道,助力职工持续健康成长。近年来,职工收入稳中有升,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二是积极回应关切,持续回馈社会。保持与各方的良性互动,回应关切和诉求;积极开展公益慈善事业,深化产业帮扶、农技帮扶,回馈社会,推动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构建和谐关系。2023年,集团开展乡村振兴帮扶等捐赠资金及实物超740万元,下属云天化股份、磷化集团等2家企业获云南省首届“云岭慈善奖”;在全国的36个云天化科技小院持续赋能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服务全球“肥粮”产业圈,促进跨区域多边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建起“肥粮联动”绿色循环,携手“肥粮”产业圈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共谋绿色发展,带动省内外中小同行企业参与全球肥粮供应链竞争合作,与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共创价值、共享可持续发展红利。
一是治理为基,完善现代化国企治理体系。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六大管理体系”建设,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水平和效能,激发内生动力。集团综合改革案例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案例集》,下属云天化股份在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度地方“双百企业”专项评估中,继续获评最高的“标杆”等次(全国共48家)。
二是创新为本,精准提质驱动高质量发展。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研发管理体系,兼顾传统产业领域和新兴领域,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结构调整,支撑转型升级。全年研发投入11.92亿元,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5项,逐步在产品、市场、商业模式等方面构建出差异化竞争力。
三是数字赋能,推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耦合发展。全面加强产业数字化,进一步实现节能降耗、提质降本和本质安全,打造制造业标杆;稳步推进数字产业化,积极培育壮大现有数字化资源和业务,服务并赋能省内企业及化工行业客户。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被省工信厅、省国资委授予“年度数字企业”。
文字:集团办公室
责编:廖志刚
审核:宋玉 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