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他用37年专注拍摄火车上的中国人!满满的回忆

乐活   2025-01-26 09:01   北京  

还有几天就是春节了,

有人说理解了春节,

就理解了中国人。

“过大年”就好比是老祖宗写进

咱中国人血液里的程序密码,

时机一到,

不用提醒,自动开启。


每年春节,

中国的春运将29亿人次的人类大迁徙,

相当于把地球上一半的人口运送一次。

CNN更是比喻称,

中国春运的总里程就好比是去了趟土星...

这些缔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的

中国人只有一个愿望,

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回家过年。



而应对“地球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这一问题,

英国《每日邮报》的这组图似乎可以证明一切:


▲英国《每日邮报》:

“不可思议的照片展示时速220英里的中国高铁是如何迎接3.9亿人次的春运”。




不可否认,

随着中国铁路交通条件的改善,

几十年间,“春运大军”的归乡旅途也在发生着巨变。

可以说,火车就像是一个小社会,

浓缩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

也最能反映中国近30年的变与不变。

一起来看看摄影师王福春镜头下的记录,

从1978年到2014年火车上的一幕幕人生百态。


王福春《火车上的中国人》


王福春本来是铁道工人,他后来对摄影产生兴趣,也对铁路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镜头一直没有离开过铁轨上奔腾的火车和车厢里的人。

30几年来,北上漠河,南下广州,西奔格尔木,东至上海……乘坐火车上千次,行程十几万公里,拍摄近几万张底片,留下了人生旅途的印记。



进入新世纪,中国铁路连续六次大提速,时速每小时由过去不到100公里提速到250公里,武广、京沪、哈大高铁全面开通。真是千里一日还,朝发夕至。作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铁路飞速发展的巨变。


他拍了很多经典之照,每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一种人生。他的作品《火车上的中国人》,可说是中国火车文化纪实的经典作品。


上车,就是一种竞争...

△拉我一把

△总有办法

△别拦我

△总能上去

△彪悍的女子不需要解释

△依依不舍


一家三口出门,尤其带孩子更是不容易...

△第三张椅子,幸好还有个座位


△老大爷

△麻麻不在没奶奶,先顶着用

△没座位,只有麻麻的怀抱


△和家人一起就是幸福


睡觉,那一席之地...

△这样的都是幸运和幸福的

△有卧铺的甚好

△可以安稳睡个觉

△车上人不多的长途火车,硬座也可以睡个觉




△乘客都下车了,快到终点站可以眯一眯

△最幸运的是:至少有个睡觉的地方

△人多拥挤,占个过道又是一宿

△环境是差了点,但是可以睡觉啊

△没有座位,只能站着睡觉了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睡。忒考验脸皮和平衡力

△相对而言,这个家长就比较聪明了

△有了高铁后,环境改善很多,而且再也不用坐二三十个小时了


爱情荷尔蒙...

△孩子你这样,奶奶不忍直视


△含情脉脉

△静静地看风景

△用身体温暖彼此


娱乐...

△有的人只想静静

△打牌斗地主

△打麻将,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下棋

△素描肖像

△拉二胡,一屋子人被吸引了

△抽个水烟,那时候没禁烟?

△高铁上的杂志,你们是约好的吧


爱美...


△泰坦尼克号,You jump,Ijump风靡全球

△那个时候流行大头像的衣服,配个牛仔,我美吗

△李小龙当时也这个发型呢

△照个镜子


△睡了一夜,起床敷个面膜

△这是高铁的一等座,车变了,爱美不变


时代变化...

△大哥大,以前的有钱银哈

△收音机,那时的音乐是磁带的

△把小电视带上火车,也是蛮牛哒

△有这种电话的,骑驴坐火车少,还没见过

△那个牌子的手机,我曾经也有一个

△数码相机?看起来还不是大屏幕智能手机


△现在的小孩,iPad都人手一部了


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在中国的版图上,铁路运营里程达9万多公里。然而,面对人口众多的这一国情,铁路线的人均拥有量只有一根香烟那么长,中国铁路曾经有过难以承受年人口流动量达10亿人次的现实,买票难,乘车难……旅客列车这流动的小社会里,演绎出一幕幕人间百态。火车上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感受写下了中国铁路这段无法忘怀的历史。

注:本文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器材库
摄影器材询价、团购、评测、二手、使用技巧和资讯,手机摄影配件评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