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东方学院团委“诵国学经典,享书香诗韵”(第一百一十七期)

文摘   2024-09-05 21:42   北京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

“诵国学经典,享书香诗韵”

(第一百一十七期)

国学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汲取智慧精华,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开展了以“诵国学经典,享书香诗韵”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栏目,使同学们在诵读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本期朗诵的是杜甫的《立秋后题》。

广播站|藏禹杰

原文欣赏

立秋后题

唐 · 杜甫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大李杜”,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唐玄宗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后靠献赋才得授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失陷后,他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被唐肃宗拜为左拾遗,世称“杜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又被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期间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后弃官移家至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被严武表授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于大历五年(770年)冬在辗转途中逝世,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被后人公认为诗歌史上的“集大成者”。他的人格,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文人品格的楷模。自晚唐两宋后,杜甫逐渐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尊称他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其传世作品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END—

往期推荐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诵国学经典,享书香诗韵”(第一百一十六期)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诵国学经典,享书香诗韵”(第一百一十五期)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诵国学经典,享书香诗韵”(第一百一十四期)

剪辑丨广播站 王梦函

排版丨周雅萍

初审丨崔丽萍

复审|刘闯

终审丨胡竞丹老师

出版丨校团委青年传媒中心

河北东方学院团委
它可以为你解答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它还可以在各类晚会中发挥巨大魔力,它还可以为你推送同学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内容,它就是河北东方学院团委。关注它,关心校园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