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过年呢?
一起来看看🤩
送腊迎春,历史悠长
西汉颁布的《太初历》
确定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
“正月里来过新年”的习俗
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
这一习俗汉代就已出现
古时的压岁钱
叫“压胜钱”,也叫“花钱”
钱币上铸有吉语
或寓意吉祥的图案
过年大事,饮食二字
到了宋代
团圆饭变得丰盛起来
餐桌有鱼,寓意“年年有余”
柏树枝、柿子、橘子
组成“百事吉”果盘
寓意红红火火,吉祥美满
诗云“春风送暖入屠苏”
过年喝屠苏酒,讲究也不少
顺序一定要先幼后长
寓意着孩子快快成长
老人健康长寿
过年娱乐,目不暇接
挑担货郎忙得不亦乐乎
街头艺人卖力表演歌舞
晚上闹市举办灯会
新年氛围来到高潮
街上游人如织,车水马龙
各处年味弥漫,热闹非凡
吃一顿热乎的年夜饭
逛一场热闹的花灯会
亲友见面问声过年好
长辈给晚辈发个红包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也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
这些春节的仪式感
刻进中国人骨子里
历经千年岁月流转,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