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4日,《海口日报》刊登文章《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破浪前行——龙华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岁月更替,万象启新。
1月23日,海口市龙华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胜利闭幕,大会表决通过龙华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扩权强区76个下放事项办理业务2万余笔,市区共享税种增至11项;全省唯一入选2024年赛迪创新百强区;区数字政府建设中心上榜2024中国数字服务年度风云榜;新增市场主体35.3万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与一幕幕奋进的场景相互交织,让龙华区过去一年的变化格外生动精彩。
一年来,龙华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承压前行、攻坚克难,有效应对超强台风“摩羯”等不利因素影响,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1月23日,龙华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闭幕。
改革创新优环境稳实体
活力动力持续增强
“从拿地到开工,只用了1个小时,为我们项目开工建设节省了至少3个月时间。”日前,在龙华区政务服务大厅,海口华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前期发展部负责人吴继万感叹道。当天,该公司竞得龙华区丁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一幅多宗”挂牌出让土地,并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让拍地与拿证“零时差”,拿地与开工“双同步”。
审批流程多、周期长,曾是困扰项目落地、企业入驻的难点、痛点。据了解,在推进“拿地即开工”工作中,龙华区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全面提升为意向开发企业服务品质。建立重点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工作机制,成立项目服务小组,统筹协调推进项目审批服务各项工作落实。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换发等16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秒批秒办”、结果物立等可取。26个事项5类高频证照全域通打通取,11个镇街全流程智能化制证中心建成,1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办理6400余件。“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服务企业超5万家,占全市60%以上。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助力2300余家小微企业获贷款超28亿元······一个个政策密集出台、一条条举措持续发力、一件件实事落地见效,这些都已成为龙华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有力注脚。
锦色——2024非遗潮秀在龙华区骑楼老街举行,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绝伦的文化视觉盛宴。
厚植沃土万木兴,换得有凤远方来。一年来,龙华区新增市场主体35.3万家。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勇立潮头,改革者胜。
龙华区突出问题导向,敢于攻坚克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扩权强区76个下放事项办理业务2万余笔,市区共享税种增至11项;
深入实施企业培育三年行动,出台全省首个区级“个转企”和全市首个“小升规”激励措施,新增“小升规”企业296家,“个转企”总数占全市95%;
楼宇经济发展加快,认定适用奖补政策楼宇22座,全省首个获评2024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区;
扎实开展全省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试点,区人社局荣获“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多措并举稳增长促投资
经济运行稳中提质
走进龙华动漫产业园二期——保明数字创意街区,一排排多巴胺色系的房屋,让整个园区富有活力。作为海南自贸港首个规范化、合规化、安全化且具备“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特色的数字加工贸易区示范点,龙华动漫产业园二期的发展标志着龙华区在探索数字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4海口市龙华区湿地丰收节暨第三届香芋节现场,香芋种植能手进行大比拼。
“在一期创作人才聚集的基础上,龙华动漫产业园二期有大量的‘文化出海’业务在这里汇聚,各企业结合最新的AIGC技术和园区专业跨境业务场景开展数字加工贸易。”龙华动漫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年来,龙华区数字经济向新而行。跨境数据业务实现新突破,复兴城跨境数据服务产业基地揭牌,完成首单“来数加工”业务,园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长20%,总营收1650亿元、增长15%。联通海口国际信息港开工建设。大数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海南分中心在中关村信息谷揭牌。龙华数字经济产业园新增市场主体200余家、营收超35亿元,龙华文化产业园新增市场主体400余家、营收超90亿元。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594亿元。
跨年是一场盛大的告别与迎新,也是一场极具仪式感的时光交接。跨年倒计时、无人机表演、餐饮通宵营业······元旦跨年期间,龙华区商圈火力全开。各大消费商圈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跨年活动,有效促进了消费市场繁荣,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幅增长。
一年来,龙华区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推动“两新”政策落地实施,22个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年投7.2亿元。推出五批次汽车以旧换新购车直补,全年汽车销售141.1亿元、增长21.2%,形成“购车到龙华”社会口碑。32场政府消费券活动撬动各类消费约12倍。出台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全市首个支持首店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
产业支撑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平稳,及时出台支持农业农村灾后恢复八条措施,复耕常年蔬菜基地9800亩,保险理赔2770余万元。全年完成粮食种植4.6万亩、产量1.5万吨,高产优质水稻推广1.2万亩,均超额完成任务。有效投资提力加速。落实“按季抓、月跟踪、周调度”,实行项目包联责任制和三色管理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固投增速领跑全市。
建管并重提品质促融合
城乡发展统筹并进多
道路宽阔平坦,崭新的路面交通指示标线清晰可见,往来车辆有序行驶······在龙华区金垦一横路,“断头路”的打通,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出行。“过去这里不仅被许多‘僵尸车’占用,还成了一处卫生死角,自从打通后,我们出门接送小孩都方便多了。”居民陈女士开心地说。
作为龙华区首家公办普惠性托育机构,龙华区托育指导中心集区级托育服务指导、先行示范引领、全域辐射带动等为一体,为0—3岁的婴幼儿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早期教育服务。
漫步龙华区街头,一条条道路宽阔笔直,如筋骨般撑开了城市发展的布局;城市绿化连线成片,如绿带般串联起城市品质的内涵······这些清晰可见的变化,折射出龙华区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上迈出的坚实步伐。
一年来,龙华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备受关注的丁村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仅用时24天实现专有土地面积签约率和产权人户数签约率双过90%,大样首开区安置房动工。海虹化纤一期、金宇东路一期建设提速,海云鞋厂宿舍区竣工交房,40个老旧小区改造有序实施。
乡村,也奏响着振兴的乐章。一年来,龙华区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2.4万元、增长12.3%,高于全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5.8个百分点。49个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获得批复。全区51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超30万元村集体占31.4%。新坡镇稻菜轮作现代农业产业园启动前期,龙泉镇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基本完成。遵谭镇黄灯笼辣椒育苗基地扩建加快。获批4个省级科技小院。建成和美乡村群落1个、省级和美乡村3个。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2024年,龙华区持续实施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10件区级和11件镇级民生实事全部按期完成。
此外,“龙华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入选中国教育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海燕小学南校区和博巷等6个幼儿园开学,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620个、学前教育学位1350个。公办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公办幼儿园延时托管服务实现全覆盖。
在龙华区,医疗集团资源持续下沉,“中心管站”试点改革推开,公办金贸街道卫生服务站建成,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加快推进。镇街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全覆盖。省人民医院南院竣工。新增9个长者饭堂、2间日间照料中心。新建就业驿站6家,实现全区镇街就业驿站全覆盖,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4万个。城镇新增就业超2万人,连续3年超额完成市定任务。
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
奋力完成目标任务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也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攻坚之年。龙华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以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振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奋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随着龙华区金垦一横路规划路项目完工通车,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出行,提高交通承载能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龙华区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更高站位着力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建设。狠抓制度集成创新,以企业感受作为营商环境建设重要评估标准。建立“1+4+N”服务企业网络体系,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拓展一批“信用+”“综合查一次”等应用场景。持续深化“机器管招投标”机制,优化工程规划许可准入正面清单。新推一批无感智办事项,做好告知承诺闭环监管。探索市监窗口进驻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新增1-2个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
同时,聚焦四大特色主导产业,构建“龙头链主带动、园区平台支撑、上下游协作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培育壮大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挥楼宇经济关键作用,打造“总部龙华”。支持复兴城发展国际数据服务产业,试点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业务,力争园区营收增长15%以上。推动昌学动漫产业园建设数字加工贸易区,形成数字游民社区。支持中关村信息谷引入人工智能、数据资产服务、算力中心等优势项目。扩大龙华数字经济产业园范围,培育短视频等新兴增长点。
千方百计提振消费。推动传统消费转型升级,鼓励老字号创新发展,支持开发国货“潮品”。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演艺经济、银发经济,积极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电竞消费。丰富中山路-水巷口、自在湾等特色街区业态。
此外,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重点实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完成2-3个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打造。持续扩大“椰城香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经营主体。
目标已明,蓝图绘就。新的一年,龙华区将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用汗水换来收获,以实干再创辉煌,当好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加快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审:唐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