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这一生

教育   2025-01-29 06:30   浙江  


文 | 儒风君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节奏都由自己把握。


不用去羡慕别人,也不用刻意追赶。


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大的体面。


1


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杨绛先生说:世界是自己的,与别人毫无关系。


很多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就是因为活在了别人的目光里。


企业家史玉柱,一向不在意别人眼光。


他不喜欢穿西装打领带,觉得这种穿着方式束缚难受。


开董事会,其他人都穿得很正式,而他依然保持自己的独特着装风格。


如果有场合要求必须穿西装,他甚至会选择不去参加。


他推出的“脑白金”广告,曾被很多人批评为“恶俗”。


但他认为,只要能带来效益就是好的。


坚持采用这种重复式的策略,最终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巨人大厦项目的失败,让史玉柱遭受大量的媒体批评。


面对各种批评的声音,他表示已经不太在乎。


被骂麻木了,反而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人到中年,你会慢慢的明白。


无论你多么努力、多守规矩,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与其在意别人的眼光,不如潇洒活出自己。 


2


不追赶别人的步伐


中年以后,陈道明过上了“0.6慢生活”。


如果把人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当做1,陈道明将其中的0.6放在家庭上,剩下的0.4用于事业。


他提倡慢食、慢行、慢阅读,让生活节奏比其他人“慢半拍”。


每拍完一部大戏,他都会主动休息一年到两年。


一家人经常睡到自然醒,然后慢悠悠地品尝营养可口的早餐。


要是女儿也在家,他们会用两个小时煲一锅靓汤,一家三口一起享受美味。


饭后,陈道明会在书房里挥毫泼墨,妻子杜宪则在客厅弹钢琴。


女儿陈格也会做一些手工,如刺十字绣等。


这种规律且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别人领先,就由着他去领先。


永远不要担心,自己走得太慢。


一辈子很长,在自己的节奏里,才能过好这一生。


3


不执着外界的名利


《道德经》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欲望越多的人,痛苦和执着也就越多。


季羡林是当代大家,却一生不慕名利。


德国留学的十年中,始终过着艰苦的求学生活。


学成后毅然回来报效祖国,成为国家多个学科的奠基人。


晚年声名鹊起,人们纷纷称他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可是面对这些赞誉和桂冠,他却再三推辞。


他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先生一生治学严谨,唯独对自己的名声毫不在意。


出版社在刊印他的日记前,提议“做适当删减”。


但季羡林的意见,则是“一字不改”。


他说:“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


我不想到孔庙里去陪着吃冷猪肉。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真正的聪明人,早已戒掉了名利。


把自己看淡、把名利看轻,心底无事天地宽。


-作者-  儒风君,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国学爱好者聚集地,超优质国学内容原创号。有温度,有价值,有趣味,儒风大家,伴你读懂中国文化。转载请联系作者。

浙大黄燕华
欢迎您到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