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火热,体育教培机构纷纷推出促销活动,鼓励家长预付款购买课程。但这些年有些机构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还时不时有运动损伤追责的情况发生。
查看资质证书,确保教练专业
1. 机构及教练资质
一定要仔细查看机构执教人员的教学资质证书,专业教练需至少持有一种教练员资质证书。 涉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如游泳、滑雪、潜水、攀岩),机构要有体育部门颁发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游泳场馆还要有卫生健康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假期集训营有住宿、餐饮服务的,要了解是否符合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要求并取得许可。
为孩子选教练时,要核实教练是否是培训机构所聘用的,相关资质信息要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公示。
1. 合同及费用规定
预付缴费有明文规定--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培训要使用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机构不能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 3 个月或 60 课时的费用,且不能超过 5000 元。
签合同时,家长要仔细看是不是示范文本,不要盲目买 “大课包”,优先选择有预付费存管的机构。
保护孩子安全是大家的责任。选培训机构时,如果发现场地设施及配套场所管理混乱,安全隐患大,要及时和机构沟通改进或上报。 室内场地要了解空气流通、消防通道和设施情况。地下空间开展培训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有使用许可或备案。
按照规定,棋牌类体育项目每班次人均培训面积不小于 3㎡,其他项目不小于 5㎡。 还要全面考察场馆环境,如地面湿滑和器材配备等。有运动损伤风险要及时和教练或负责人交流。
了解教学内容,符合孩子需求
1. 注意:教学内容层次问题
很多机构大班授课,教学内容缺乏层次和选择性,难以满足不同孩子需求。部分教练不根据孩子个体差异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导致有的孩子觉得难,有的觉得易,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
2. 注意:教学方法陈旧问题
教学方法陈旧,课程不成体系和连续。部分教练套用旧教案不更新,或用传统 “灌输式” 教学方法,缺乏互动交流,孩子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动力,前后内容难以联动。
征询教学回馈,避免只教不练
1. 注意:传统大班教学模式弊端
传统 “以教师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比如课堂上有些体育教师只讲解示范和反复演示,“只教不练”,孩子缺乏自主练习和合作学习机会,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不理想,课后也无法给家长建议和反馈。
2. 建议:家长的正确做法
家长要向教练索要训练效果反馈,利用反馈信息帮助孩子理解技术动作、纠正错误动作,形成运动技能。同时,家长还可以向教练征询课后训练计划或饮食,教练会根据专业知识给出建议。
家长要理性看待校外体育培训,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年龄特点、身体状况等综合考虑是否参加及选择项目,不要盲目跟风。要选择合规机构,为孩子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热身和拉伸是运动前和运动后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对于提升运动表现和预防损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体育培训中,家长需要督促教练在课堂上重视这两个环节。
家长也要随时关注孩子身体情况,不适时不要勉强坚持。 尤其需要在专业教练的建议下注重孩子训练前后的营养搭配,比如在训练前进食碳水,它们是肌肉和大脑的首选能量来源;还有在训练后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蛋白质,可以帮助修复和建造肌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