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当中国试图在国际南极科考舞台上发声时,却遭遇了来自英美等国的排斥与冷遇。在南极科考最高会议上,中国代表郭琨手中的资料薄如蝉翼,与英美等国厚厚的科研资料形成鲜明对比。每当会议进入关键阶段,中方代表总是被“礼貌”地请出会场,连投票的资格都没有。这一幕,深深刺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为了争取在南极事务中的发言权,中国决定自力更生,建设自己的南极科考站。1984年,郭琨带领团队七赴南极,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缺乏专业设备的困境,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仅用四十多天的时间就建成了其他国家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建成的南极考察站。这一壮举不仅展示了中国科考人员的勇气和智慧,更为中国在南极事务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探险中,秦大河不仅成功横跨了南极大陆,还带回了800多个珍贵的雪样。这些雪样对于研究南极的气候变化、冰川运动等具有重要意义。秦大河将雪样带回国内后,筹建了中国第一个冰芯实验室,通过对雪样的分析研究,中国在对南极的认知中开始从跟跑奔向领跑。除了科研上的贡献外,秦大河还致力于突破人造雪技术。
如今,中国南极科考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最初的屈辱与排斥到如今的荣耀与地位提升,中国南极科考人员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段段传奇故事。11月1日,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再次出征南极,继续为中国的南极事业贡献力量。在此,我们向所有为中国南极事业奉献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恳请您“点亮”右下角【在看】!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