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4日《聊城日报》1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和内部多重挑战交织的复杂严峻形势,聊城怎样干?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重点抓好的八个方面工作,为今年工作把脉定向、划出重点。记者从中梳理出八个关键词,解码聊城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
关键词:扩大有效需求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摆在八项重点工作之首。
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离不开供给端的不断创新与优化。今年,我市将实施提振消费十大专项行动,推动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扩容提质,加快传统商街商圈转型,丰富潮玩美食、网红打卡等消费业态,培育“四首”经济、赛事经济、银发经济、运河经济等消费新热点,实施“文旅+”“+文旅”战略,大力提振文旅市场,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潜力。
有效投资的持续扩大,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我市将以有质量、有效率、有回报为目标,持续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全力突破重大项目招引,广泛对接招引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突出产业链招商核心抓手,鼓励企业拿出优质资产、项目吸引境内外投资,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在今年仍是热词。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今年,我市将加快建设“453X”现代化产业体系,改造提升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绿色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传统产业,巩固延伸高端轴承、汽车及零部件、轻工纺织、绿色建材、装备制造五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大健康三大战新产业,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氢能等未来产业。
创新驱动是新一轮产业竞争的核心特征。我市将全链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健全“一链一院”产学研用融合机制,实施技能人才“强基赋能”工程,深入推进“青年兴聊”,打造高质量人才发展新生态。
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亿元楼宇和主题园区,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
关键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动标志性改革落地是报告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将完善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建立激励性转移支付机制,引导各县(市、区)竞相发展。创新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争取要素市场化综合改革试点。
改革破难题,开放激活力。今年将开展“百企百展”出海计划,设立广州跨境电商飞地园区,建立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加快临清保税物流中心申建步伐,探索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园,探索打造黄河下游跨省域协作发展新机制,深度融入济南都市圈,打造重点区域国际合作特色品牌。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报告提出,从今年开始,每年为企业办好行政审批、要素保障、信用建设等领域反映普遍、实际有感的十件实事,尽心竭力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旗帜鲜明为民营企业撑腰鼓劲,全力支持广大企业家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建功立业。
关键词:平原特色乡村振兴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找准路径至关重要。报告提出,立足平原特点、坚持片区化推进,打造平原特色乡村振兴样板。
报告中勾勒出清晰的平原特色乡村振兴聊城路径:发挥平原耕地成方连片、土沃水畅优势,着力打造鲁西粮仓,因地制宜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全流程机械化作业,持续提升粮食稳产保供能力。放大平原农业大生产、深加工、大流通特点,推动畜禽、粮油、蔬菜等优势产业延链扩群,建设一批数字化、高标准设施农业基地,培育灵芝、葫芦、锦鲤、香瓜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商产业带,打造以药膳为主的“新三宝”保健食品集聚区,建设面向全国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立足平原村庄紧凑、城乡融合基础较好的优势,抓好连片规划、整体提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拓展强村富民路径,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要素双向流通,推进集体、村民“双增收”。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报告提出,突出市县一体、提升城市品质,纵深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2025年我市将从四个方向着手,高质量推动城镇化建设。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级,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聚力打造黄河下游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推进城市更新治理。实施“城市更新十大工程”,持续扩大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加快完善充电设施,深化“城警联动”“绣花行动”,实施管网溯源整治等五大工程,构建“数字聊城一张图”,努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强县进位、弱县赶超”对标提升计划,“一县一策”打造县域产业地标,着力打造一批五百亿、千亿级产业园区,加快镇域经济崛起,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
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好“房地产25条”支持措施,稳妥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
关键词:绿色低碳转型
蓝天碧水净土是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我市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铁腕治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碳排放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推动东昌湖争创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建设全国节水型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我市将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入手,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加大风、光、地热、生物质等新能源开发利用,优化提升煤化工、建材等10个传统产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加快碳计量中心建设,加快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开展零碳建筑、零碳社区建设试点,真正让绿色低碳成为聊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关键词:人民至上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报告提出,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越是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越要兜牢兜实民生底线,越是财政收入困难承压、越要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
过去一年,聊城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用力,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2025年,市政府聚集群众关切,确定重点民生实事清单,涵盖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
新的一年,我市将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络,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推动各类社会保险扩面提质,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聊城,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让民生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关键词:高水平安全
发展和安全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报告提出,树牢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2025年,我市将紧扣重点领域安全问题,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紧抓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实,用足用好国家隐性债务置换政策,加快融资平台、城投公司改革转型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全力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