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画山水,简略精练!

文摘   2025-01-22 08:00   山东  

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人喜欢纵情山水,在精致的小桥上、飞流的瀑布旁、潺潺的河流便、奇巧的树木下与远离人世喧嚣的房屋小舍里肆意歌唱……他们在山水的涤濯中,对内在世界的了解也逐渐加深,并逐渐达到了一种真正超越物质世界、超越自我、甚至超越“神”的人生境界。


在中国画史上就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出家为僧,用水墨丹青留下了那一代人心目中最美的山水记忆,他们就是明初画坛四僧: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


他们是僧人,也是文人,甚至还蒙受道家的影响,他们的作品融汇着文人习性,禅宗三昧,老庄哲学,在清初画坛各树一帜,其笔下的意境山水更是孕育了人对于自然、生命的大彻大悟。



弘仁开新安一派,髡残开金陵一派,八大开江西一派,石涛开扬州一派,四人的山水画各有风格。他们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反对摹古,取得创新成就,其特点分别为:


石涛之画,奇肆超逸;

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

髡残之画,苍左淳雅;

弘仁之画,高简幽疏。



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都有较大的影响,近代的吴昌顾、齐白石等画坛名家都对他们的山水膜拜有加。今天,我们来欣赏明初四僧笔下的那山那水,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给予生命的纯粹美好吧!


节艺彪炳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名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


又用过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号,后又入青云谱为道。



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多为水墨,宗法董其昌,兼取黄公望,倪瓒、他用董其昌的笔法来画山水,却绝无秀逸平和,明洁幽雅的格调,而是枯索冷寂,满目凄凉,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之气,反映了他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



他的用墨不同于董其昌,董其昌淡毫而得滋润明洁,朱耷干擦而能滋润明洁。所以在画上同是“奔放”,朱耷与别人放得不一样,同是“滋润”,朱耷与别人润得不一样。一个画家,在艺术上的表现,能够既不同于前人,又于时人所不及。


有评论说:八大山人山水,看似怪异、荒率、粗糙,多类似恃才放旷、初学之作,然细品之,则似见黄公望之繁茂;董香光之清净;倪云林之简远。更其出三者之右者,则为诡异奇伟,直入阿罗汉之境界也。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一席书画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