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结果揭晓|2024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大赛

企业   2024-09-13 14:10   上海  
参赛资格抽签于9月13日12:00完成
扫码查看抽签结果

以下提供不同抽签结果的个人策略以供参考
1. 已抽中
显示“已获得参赛资格”的队长请注意:9月14日-18日,赛事工作人员会添加你的微信,联系你加入比赛群,只有入群后参赛资格才被最终确认,所以请一定注意添加微信的请求。(如果微信没有响应,工作人员会继续用短信和电话进行一次联系)
注:获得参赛资格后,队员无法自行退出,只能联系队长进行操作。若有队员退出,队长应删除退赛队员,重新邀请队友或“公开招募队员”(系统默认开放不足5人的中签队伍报名)
2. 候补
如果队伍状态显示为“候补”,意味着你的队伍并没有中签,有以下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1:等待替补
若你报名的场馆有中签团队退出,候补队伍将按照报名时间先后顺序递补成为参赛队。因为中签后退出的队伍非常少,因而本方案成功概率较低;
方案2:改换场地
寻找其他未报满的场馆继续报名。改换场馆的队伍,工作人员会依照时间顺序依次审批,先到先得。
小贴士:由于赛事场馆都在长三角地区,交通比较方便。个别热门地区的候补参赛队可以尝试长三角阅马游的方式,报名其他省未满场馆,周六参加比赛,周日当地游玩,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方案3:化整为零
队长可与队员商议解散队伍,由队员各自寻找已中签但有队友退出的队伍报名加入。
*改换场地后的队伍如果一直未获审批通过,是因为有其他队伍在你之前转移到该场地,因而该场地已经报满
报名通道继续开放
人数未满的部分赛点以及有队员退出的队伍将继续接受报名,时间将持续至21日10:00。工作人员会按照时间顺序手动审批新报名队伍,已中签队伍的队长可以手动审批新队员加入。
赛前准备‍‍‍‍‍‍‍‍‍‍
阅读参赛须知‍‍‍‍‍‍‍‍‍‍‍‍‍
工作人员会在参赛群内发放“大赛参赛须知”,请队长转发给队员认真阅读。队长应负责确定参赛场地的具体位置,交通路线,附近设施,并和队员约定现场汇合的方式等。‍‍‍‍‍‍‍‍‍‍‍‍‍‍‍‍‍‍‍‍‍‍‍‍‍‍‍‍‍‍‍‍‍‍‍‍‍‍‍‍
学习阅读方法
阅马大赛是属于每个阅读者的推广阅读的机会。组长可以在开赛前组织队员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相关章节,也可参考以下两篇推文里的阅读策略:
略读、通读与精读 | 阅马冲刺 
一生要读几本书?|从无限阅读到有限阅读‍‍‍‍‍‍‍‍‍‍‍‍‍‍‍‍‍‍‍‍‍‍‍‍‍‍‍‍‍
做好团队建设
阅读群体是支持个体培养和坚持阅读习惯最为有效的因素,在熟悉的阅读群体里交流和分享阅读感受,可以极大提升阅读效果。大赛“小组参赛机制”的目的就是推动阅读群体的形成。不管队友本来就彼此认识还是素昧平生,希望能够经由比赛结合成一个固定的阅读小组,持续推动参与者保持阅读习惯。要做到这点,组长是其中的关键。赛前组长可以提前建好参赛微信小群,提前与组员一起研究赛事须知、学习阅读方法,交流阅读经验。并且发动大家设计阅马大赛一天的安排,让这一天成为小组美好的回忆。(文末提供了一些优秀小组经验供参考,阅马也将持续以“我们的阅读故事”为题进行征文,推动优秀阅读小组的经验广泛传播)
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大赛是由上海图书馆和阅读马拉松发起,联合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共同主办,面向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大型阅读公共赛事,2024年大赛的轮值馆为安徽省图书馆。参赛者需要在6小时内完成一本新书的略读和通读,并推动身边的朋友了解和认识阅读,形成对阅读的“共同记忆”。自2018年至今,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大赛已连续举办7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线下阅读赛事

比赛时间

9月21日10:00-16:00

比赛地点

青浦区图书馆阅读活动空间




主办单位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阅读马拉松
联合主办
上海市青浦区图书馆

感谢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提供比赛用书


9月21日

我们相约图书馆

让世界

看见阅读


“我们的阅读故事”作品选登

阅读,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成了我们之间一个心领神会的交流暗号。在那几个小时的阅读时间里,我们的身体,分布在同一个物理空间,而我们的精神,亦漂浮在同一个书本的空间,这种灵肉分离又协同的奇妙经历,似乎是阅读马拉松带给我最不可思议的收获,远胜于完赛和获奖。

——方昉

“乘风破浪的姐姐”从一开始设立就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更是共同信念的体现。在这个小组里,每个人都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彼此照亮,共同前行。我们建立了一个活跃的群聊,取名为终身学习主动迭代,每天分享阅读进度、心得体会,甚至是书中的精彩片段,渐渐的这个阅读能量群吸引了很多热爱学习的伙伴,有些群友把自己的家人拉了进来,有些把自己的孩子也拉进来一起精进。每当有“姐妹们”遇到阅读瓶颈,无论是线下认识的或者素未见面的陌生人,总会有人积极伸出援手,或是推荐相关书籍,或是分享自己的阅读策略,这种社交动力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与坚持的意义。我们还定期举行线下聚会,围坐一起,分享书籍带来的感动与思考,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阅读变得更加生动和有意义。

——黄婉

第一轮被拒马上换比赛场地重新申请一个半小时之后,系统提示“你的队伍已获得参赛资格”。领队金刚点下“我知道了”那个按钮的心情不亚于乾隆皇帝在策楞上报大小和卓叛乱已经平定的奏折上批“朕知道了”的心情。截图发群,欢呼雀跃。本来想给自己放六小时的假,变成了放整个周末;本来是熟悉的地方大家的围桌小聚,变成了两百公里外浙江省图书馆的陌生探险;本来是赛后的老公孩子热炕头,变成了之江文化中心四馆同游、变成了西湖上的《印象杭州》、浙江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事情可太有意思了!

——王燕凌

接下来的日子里,各类读书笔记方法、思维导图训练、读后感写作金句宝典……我把能想到的、搜罗到的备赛材料填鸭式地“喂”给她们。随着比赛日子的临近,我感到相处时的氛围也似与从前不同,衣服美食和追星八卦聊得少了,读书方法和赛前准备聊得多了,有经常关注转发赛事通知、动态的,有在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和带娃后仍不忘分享新学的阅读技巧的,有在夜深人静时独自钻研读书笔记的……她们“争气”的表现让我感动和惭愧,也将组队之初的不安与担心一扫而空。

——张菲菲

阅读马拉松之后,我们的小群并没有解散,继续着我们的故事。我们看到有意思的演出、感兴趣的演唱会、一场讲座、一场电影、一本好书、新的展览等,都会首先发群里分享,有空的话约好一起参加,我们购买同一本签名书,参加同一场签售会。我们讨论着家里的宠物、遇见的相互熟悉的人,发现我们有如此多的交汇点。一年下来,我们从陌生人,成了朋友。我们交流心得,畅谈感想,约好今年继续参加阅读马拉松。

——海豚

六个小时的阅读有些累人,但在专注的阅读中我们可以暂时忘却现实生活的烦恼,无怪乎阅读被称为“避难所”了。第一轮答完题,我们相互鼓励,我深深地被队员的阅读素养所折服。比赛完成了(对我来说,与其说是比赛,不如说是活动),我们收获了图书馆的纪念品。更为欣喜的是,收获了一次难忘而有价值的体验。晚上,我看到队员在我们的群里留言:“阅读马拉松最重要的就是阅读本身”。

——徐鸣

吾之阅读小组,若温暖之家。于此家,人人皆感群体支持之力。忆初时,吾常三日打鱼,两日晒网,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阅读实不勤,阅读之计划常因琐事而废。然自入此组,诸事皆变。组内诸友,以诸般方式予彼此支持。社交之力不可或缺,每当吾欲偷懒,见群中热烈之议与享,那份对阅读之热情即燃。吾等共享资源,有人得一好书,即荐于众,共享知识之筵。交流讨论乃常事,对同一书,吾等见解各异,思想之碰使吾于书中内容有更深之悟。于小组之励与支持,吾习得精读,习得笔记,习得深思。昔时,吾阅读常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然于小组之影响,每读之后,与组员之交流使吾不断完善己之观点,拓展思维之界。

——王东泽

我知道对于一个成天与图书打交道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她是多么渴望参加这样的活动。于是我对她讲,要不你去吧,我就不去了。她笑嘻嘻地说:“我只是不参加比赛,但是我还是会去现场看书的呀。都是一样的看书,参不参加比赛就是一个环节,这并不影响我对阅马的喜爱呀!”很朴实的语言,我想却道出了无数真正喜欢阅马人的心声。

——马成绒

正如“阅读马拉松”活动有着“轮值馆”的传统,我们小组五人间也会轮流担任组长。随着参赛队伍的增加,每年的中签难度也不断增大。记得去年是我担任组长,抽签结果公示的那天,看似平静,内心紧张得不行,唯恐没能中签,让大家也失去参赛机会。也许是上天的眷属,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能参赛,久而久之,当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似乎都记住了我们的组名,“向着明亮那方”。

——邱微伟

第一次参赛未成功的芳芳经常带着两个儿子去听我的公益阅读分享。某一次我跟孩子们讲二十四节气的物候变化,提到我们第一年参加阅读马拉松的那本阅读材料,说到地理知识时,芳芳听得比孩子们还专注。分享结束时,她想借阅那次的参赛书籍,这难道不正是阅马所倡导的读书推广和图书漂流吗?我欣喜异常,但很遗憾,我的书送给了一位大学生,流转到哪里了我也不清楚,大家都没养成扫码登记的习惯,哈哈。但怎能辜负一份阅读心情?我迅速联系第一次组队成功的队员们,很快从铁运处的老王那里拿到了书,送给了芳芳。

——张雨露

在我们的小组中,最让人难忘的故事之一是关于《百年孤独》的阅读经历。由于这本书内容复杂、篇幅较长,起初我们几个成员都觉得有些吃力。然而,我们并没有轻易放弃。相反,我们决定将这本书分成几个部分进行阅读,每周讨论一个章节。这个策略不仅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复杂情节,也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最终,我们不仅成功地读完了这本书,还在阅读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群体阅读的力量,也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除了具体的阅读活动,我们的小组还制定了“阅读挑战赛”,鼓励成员们设立个人阅读目标,并与其他队员分享进展。这种友好的竞争不仅激发了我的阅读热情,也让我在设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长。通过这种方式,我逐渐掌握了时间管理的技巧,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生活和阅读。

——王岩林


-END-

转载请注明

【本文出自上海市青浦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更多活动信息请关注“上海市青浦区图书馆”
(原“清阅朴读”)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上海市青浦区图书馆
青浦区图书馆(青龙路60号,电话:021-33860430,官网:www.qplib.sh.cn)公众平台,为读者提供图书馆最新的公益讲座、展览及各类文化活动资讯。各借阅室开放时间请查看本公众号“读者服务”菜单中的“入馆指南”。
 最新文章